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本周主题:运动营养学课程学习
在上海参加了六天的运动营养学进阶课程的学习,上完课才是一切的开始,学习知识点,实践精准饮食,真正的了解和掌握什么才是真正的吃对吃好还能瘦。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健身领域的系统学习,精准饮食背后的逻辑了解一下,但如果要输出还是欠缺很多。
当你可以平静的处理意外的事件时,你发现身边的人也都会这样去做。在课程中遇到了培训场地因突发状况不能用,临时换场地的事件。柴老师很平静的请大家配合,并问有没有小伙伴可以提供场地。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也没有怨言的接受之后的各项安排,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
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自己的标杆,柴老师同样如此,我仰慕的不仅是柴老师可以带奥赛的健美运动员进行饮食指导,还有就是对于运动生理学与营养学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厘清。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
运动营养学课程
【习惯养成】
- 每天阅读笔记一篇 完成度6/7
 
每天完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上海正常上课的时间,每天早上首先完成的就是这一部分。6号课程结束从上海赶回南京,到家已经近乎12点,登记打卡完成整理差不多已经凌晨两点。7号早上起床明显精力不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信继续家里的各种整理,迎接宝贝奶茶回家,整理去柬埔寨的物品,联系孙老师晚上吃饭分享等等事情。晚上送孙老师回去到家又是凌晨一点,继续补当天的各项事务。
- 每天运动打卡群小结 完成度 7/7
 
学习营运运作是一直心神向往的,主动的接过训练营打卡的任务,一边营运,一边记录运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做一举多得的事,这是很多成功和高效人士都在做的;打卡小结也激发了我每天的思考和头脑风暴,激发了我对小伙伴们赋能,有趣又好玩,一点没有之前的担心和忧虑。
- 每天运动营养学学习并输出笔记 完成度 7/7
 
参加柴叶青老师的运动营养学高阶课程,远远超越自己在这领域方面所具有的知识背景。接收到的知识和运用相较在健身领域多时的大块头相去甚远,能够知道高手们的学习方向和知识体系与构架,在当下对于我来说已足矣。在目标还是碎片式的学习,就好象碎片拼图一样,从容易识别的图形开始入手,拼出可以拼出的那一部分。收集可以收集知识点,一点一点的打通,通过每天在运动打卡群的不断输出倒逼自己输入。
【大事件】
- 9月4日完成芜湖樊登会线上微课的分享
 
每一次分享都是知识再次加深的过程,随着对内容的熟悉度和讲课的熟练度,需要准备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但流畅度自我感觉还不错,也得到了小魔同学的赞赏和黛薇的正向反馈。
- 9月7日晚上组织孙老师和王心怡老师的线下分享
 
本次分享的效果是超乎我的期待的,王心怡老师结合正面管教和大家分享了如何亲子教育,不仅仅给到大家一些不起眼,或者说大家想都没有想到的一些小方法。翻跟头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前额叶发育的更好,拍球锻练手部小肌肉群的力量,一些特教的手段对于正常的孩子同样的有效。正面管教在亲子教育中何时正面,如何管教,王心怡老师带着小伙伴们从另一个维度去解读,耳目一新,并且接地气。在分享过程中也学习到王心怡老师亲和的肢体表现,更容易与小伙伴们身同感受。
思维导图分享
- 9月9日飞柬埔寨,到达酒店惊喜不断
 
第二次来柬埔寨,酒店的服务一如既往的给到惊喜。在国内300多元,只能是快捷酒店,在这住的是villa,远超出预期,这也是一出游就国外。国内人多消费高,到这就是纯度假。
【反思复盘】
- 
养成习惯的初期,设定目标管理不要太高,以每天的20分钟为宜,并保留留白日是不错的决定。并把习惯分解成小行动,有利于碎片化的去完成。
 - 
在遇到意外的状况,也下降或减少目标达成的强度和时间使用,以保证每天都能在to do list上打上一个大大的勾,建立心锚,见证成就。
 - 
提前准备和规划时间和行动,9号一天都在赶路途中,看什么,做什么笔记要提前规划好,但有小伙伴同行,一定要放宽边界,生活中不是只有你一个,你也需要社交。给和小伙伴相处预留时间。有效的使用小工具,便利贴和语音记录一路上的想法,不错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