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我匆匆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值下班高峰期,车铃声、喇叭声、说话声从耳边传来,此起彼伏。
“周老师,周老师。”循声回头望,潇晗奶奶从后面大步赶来。
“晗晗这次考试差得很,我打了她一顿。”她指的是上周五的数学入学测试。全班有六人考了100,近40人考90分以上,潇晗考了60多分,显然这个成绩很糟糕。
“你不应该打她。居家学习,要靠家长监督和辅导,你在管理上有疏忽的地方。”
“我让他哥哥管。哥哥也不听话,肯定打游戏去了。”老人说着便开始责怪大孙子。她没有文化,虽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潇晗的哥哥大约12岁,上六年级,学习成绩差,喜欢打游戏。一个自觉性差的男孩连自己都管不好,怎能期待他管好妹妹?
老人拿一个手机给两个孩子学习,自己忙着去地里干活,或者到街上卖菜。这俩孩子贪玩,经常没有观看教学视频,作业也没有按时完成。这样的学习状态,肯定考不出好成绩。
“你不能怪孩子。若你在家看着两个孩子学习,可能学习效果会好点。”老人太相信俩孩子了,以为他俩能自觉学习。疏不知孩子年龄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仍然需要家长的监督。
“他们的作业题,我不懂。”老人面露难色。她既要种庄稼,又要照顾孩子,本可以安享晚年,却还要为孙辈无私付出,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你少种一点庄稼,以管孩子为主,你媳妇肯定寄来了生活费,你安心把孩子管好,你儿子儿媳才能放心在外打工。”
老人得意地说:“每个月寄4000以上,过年还要寄两万。”
在这个偏远的小镇,三个人4000元生活费算不错的,完全可以衣食无忧。老人告诉心儿子明年不种庄稼了,踏踏实实带好孩子。
“明天潇晗就去辅导老师那里做作业。”老人接着说。她认为有辅导老师管家庭作业,孩子的学习就会进步,任课老师也不会因为孩子作业差而请家长。
她不知道一个辅导班大约有几十个学生,而且年龄参差不齐,写的作业要做到人人过关相当不容易,预习、背书、课外阅读等辅导老师根本顾不上检查。
辅导老师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需要家长的付出。
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忙着挣钱,顾不了留在老家的孩子,在家里照顾孩子又挣不了钱。钱很重重,没有钱生活没有保障。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有钱也买不回来。孩子的成长与挣钱孰轻?孰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