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公众号都是安利如何快速阅读100本书什么,提取精华,千万别拖后腿之类,还有那种仿佛读了这本书立马就可以走马上任CEO,赢取白富美了。作为我,算是一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读书在大学时在全校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人,别说我们学校也确实小,一个班也就80多个人吧,到最后图书馆老师我都认全了,班里同学惭愧的就认识三分之一。时隔多年,现在认识10个就不错了。就读书数量和读书速度上我来分享下个人的看法
第一:读书数量要多,但是切不可急躁
读书确实要多一些,扩大知识面,这种事情是日积月累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用上,即使用不上也可以陶冶情操。这点在古文方面尤为明显,比如中医书,古代诗歌大多是古文,如果过去即使为了应试功底差,现在让去你看千金方,本草纲目这类书大概是难度大的,即使有注解,因为你不懂原文无法分辨注解的正确与否,出来闹笑话这种事也常见。
第二、读书速度可快可慢,要与阅读目标一致
比如说有的书籍是小说,你喜欢看,1-2小时看一本书,一目十行都没问题,无伤大雅。有的书籍是专业书籍,你可能要精选关注的内容认真读,思考也是必不可少。更有一些陌生领域的书籍,比如文科生去学编程,这种你就要用啃的速度来了,可能一本书一篇下来,没印象,两三遍也不为过。
第三、读书质量也很关键。
现在太多人喜欢背个单词发朋友圈,看本书也朋友圈,更别提吃顿饭也发朋友圈。为了显示某种生活优越感,炫耀也罢,都无可厚非。我的观点,书读多了,就会渐渐发现除了鸡汤外,作者的观点也有你不认可的。作者的观点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整理,你读完后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能辨明作者的观点的优劣之处,才是认真读完了,这样的过程才可以叫做旅程。
昨天有朋友让我参加100天50本书的挑战,没敢参加,感觉这个太多,求了数量质量难以保证,还浪费了时间。这个时代,年纪越大,越发现时间真的很宝贵,读书也要有选择的去读,犹如没营养的食物也要少吃或不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