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偶之美

对偶之美

作者: 王执姬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1:24 被阅读0次

  ――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许嵩元宵晚会上一曲《书香年华》令多少国人因这音韵和谐、古色古香的文字陶醉。

国人素来是喜好对偶的,诗歌如是,对联如是,就连好事也盼着成双成对的来,而以对偶手法为基础的诗歌和对联更是风靡文化圈。在我国古代,幼童自私塾起就开始对声调、音律、格律等的训练,因此,一些与此相关的著作也应运而生,例如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和明末清初李渔所作的《笠翁对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段琅琅上口的文字便出自《声律启蒙》一书。《声律启蒙》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对仗工整。明清以来,诸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同类型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读史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历史;读诗赋词曲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陶冶情操;读小说杂文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但是对于使用白话文的现代社会,诸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以格律为主题的书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事实上,没有一定的文学储备是很难理解《声律启蒙》的内容的。“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一尺多长?一钧多重?岭北和江东分别泛指哪些地区?“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毕卓何许人也?王恭何许人也?此据描述何典故也?……《声律启蒙》虽以格律为主题,却对我们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以及历史知识有很大帮助。

另外,既然是以格律为主题,无疑,形式之美――对偶,一定是其最大的亮点。对偶之美在工整,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意义相关、平仄相对……是其构成要素,更是其工整的关键原因。以“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为例,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平仄相对,色彩相辅,宛然一副春日烟雨图。对偶之美在于形式美却绝不限于形式之美。《声律启蒙》是可以谱曲唱讼的,从开头引用的许嵩的《书香年华》便可看出,但我最喜欢的却要数歌手哈辉的《声律启蒙 一东》的古色古香的伴奏和引人入胜的古风唱腔。《声律启蒙》为歌词的歌曲何以美如斯?还是要归功于对偶之美给予其的对仗工整和音韵和谐。

虽说对偶之美最让人惊艳,但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中,你所能读出的,将不仅是对偶之美、声律之美,更会是文字的隽永之美。

对偶之美

相关文章

  • 对偶之美

    ――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许嵩元宵晚会上一曲...

  • 【诗词知识连载】学诗百法

    第二纲 对偶 学诗百法之九 一字对偶法 学作律诗,以对偶工稳为最要。 学习对偶之法,不外以平声字对仄声字,以仄声...

  • 【诗词知识连载】学诗百法

    第三纲 字句 学诗百法之十六 研究炼字法 学习对偶,即为做诗之预备。然对偶虽工,苟不知炼字之法,则易犯涣散之病,全...

  • 对偶佳句,美到心碎。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 近体诗

    自齐代永明“声律论”兴起之后,诗歌的创作开始讲求对偶与格律,实现抑扬顿挫的音乐之美。它对唐朝的近体律诗与绝...

  • 读《四溟诗话》札记(二十一)

    律诗重在对偶,妙在虚实。子美多用实字,高适多用虚字。惟虚字极难,不善学者失之。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

  • 对偶

    白鹭忘机,看天外云卷云舒。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在欢笑中流泪,在流泪中领悟。 滋养生命灵魂的源泉,滋润民族精...

  • (诗词的对偶和对仗区别)诗词笔记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

  • 100句古今对偶佳句,绝美古今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对偶句,表现出汉语的凝练和谐之美。作诗必备...

  • 《美》

    刚之美,软之美,善之美,心之美。 水之美,声之美,爱之美,景之美,笑之美,物之美,月之美。 仁之美,慈之美,德之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偶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p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