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和林黛玉虽然都同样是受到封建贵族闺房教育的女子,两人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区别很大。
林黛玉的教育注重【男孩子教养】,培养林黛玉的文学兴趣,浪漫情怀,发挥林黛玉的灵动性。
薛宝钗的教育注重【充为人才】,培养薛宝钗的儒家伦理,针织女红,读书作诗只是附庸风雅的情怀。

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教育目的的不同,带来了两人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相比较林黛玉而言,薛宝钗的行为方式争议更大,也更两极分化。
喜欢薛宝钗行为的读者,认为薛宝钗举止大方得体、做事庄重、为人平和、多才美貌……把薛宝钗拥护到了极点……
不喜欢薛宝钗的读者,认为做事虚伪,为人奸诈,背后阴险……把薛宝钗谴责到了极点……
薛宝钗生日的时候,为了照顾贾母喜欢看热闹戏的个人爱好,薛宝钗专门点了《西游记》这一类的闹戏,贾母哄的开开心心。
史湘云请客玩耍的时候,为了照顾史湘云没有钱的窘迫境遇,薛宝钗帮助史湘云设计了一切,并从自己店里拿了螃蟹让史湘云做东。
金钏儿挨打投井而亡,王夫人心里即自责又懊恼,薛宝钗三言两语把王夫人“摘的干净“,顺便黑了一下林黛玉忌讳太多……

薛宝钗所做的一件件,可以说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拉拢史湘云,拉拢王夫人,拉拢贾母等等。也可以说,薛宝钗是典型的儒家淑女的形象。
红楼梦小说中,薛宝钗第一次出场,曹雪芹四个字概括:薛宝钗的行为方式和准则。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节选第三回)
曹雪芹先生笔下,薛宝钗典型儒家熟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尤其【随分从时】!【时】是时代的意思,也就是说薛宝钗的行为方式跟从时代,顺应时代。
儒家传统淑女讲究:尊老敬老!为了照顾贾母,薛宝钗选择热闹戏,为了宽王夫人的心,薛宝钗说金钏是【糊涂人】,薛宝钗的行为就是为了尊老敬老!
儒家传统淑女讲究:相夫教子!为此,薛宝钗劝说贾宝玉留意【仕途经济】,教导贾宝玉看他眼中【无用】的书,一切不过是为了贾府的未来,贾宝玉的未来。
儒家传统淑女讲究:家庭和睦!当薛宝钗协力大观园的时候,她照顾底层婆子媳妇们的利益,也不忘节省贾府开支,做到不苛不纵、不奢不吝!贾府上上下下欢喜、感激、信服薛宝钗
……

这就是曹雪芹笔下的儒雅和智慧的薛宝钗!站在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的角度,薛宝钗的行为方式既是正统,也是正确的。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角度,薛宝钗的行为方式存在愚昧和糟粕地方。
她忽视了金钏生命的意义,可是封建社会下层百姓的命就如同蝼蚁一般,清康熙年间一次黄河决堤,死伤就是两百万人!他们命还是命吗?
她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可是封建儒家文化不就是束缚民众思想的【武器】吗?为了成为正统的儒家淑女,薛宝钗就得尊老敬老,像林黛玉和贾宝玉那样追求个性就是【异类】、就是【不孝子女】!和儒家文化背道而驰。
她忽视了自己读书的兴趣,可是书籍就是女子生活的调味剂,空闲的风雅情怀,女子终究以女红为主,终究纺织一生,又何必追求文学兴趣,浪漫情怀?
站在今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评价封建礼教下薛宝钗的行为,本就是不科学、不可理的。薛宝钗的行为和方式,更多的是需要现代读者理解和反思,一味的推崇和批判都是错误的!如何理解薛宝钗的行为方式?宝钗第一次出场,曹雪芹四个字【随分从时】概括至关重要!

文丨红楼小黑
原创文章,欢迎一起讨论,营造和谐的读书场所!
喜欢的话,关注,点赞,每天分享不同的读书感悟!
参考: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
《红楼梦》程高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
《1987 我们的红楼梦》
《红楼梦》87版本剧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