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世·间想法人文社科
毛毛虫效应,固步自封必将自取灭亡

毛毛虫效应,固步自封必将自取灭亡

作者: 小十一爹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21:05 被阅读496次
图片来自网络

01

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02

在自然界中许多比毛毛虫更高级的生物身上,这一效应也发挥着作用,我们人类也同样难逃这种效应的影响。如果一个人一味地模仿别人或附应以往成功的影子而不思自我突破改变,就会沦为时势下的弃儿和失败者。

人类出现类似毛毛虫效应中的行为,基本可以总结为厌恶风险、思维懒惰、荒于更新知识系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胆量和目标感。

而在职场中,尤其容易出现“干一份活,拿一分钱”的思想,求稳定,怕冒进是常见的思想状态,殊不知,这种固步自封的思想,带来的是同毛毛虫一样的自取灭亡。

那在职场中,到底有哪些类型的毛毛虫现象呢?


03

随大流型

随大流,顺着多数人说话或办事,也作随大溜。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枪打出头鸟”,在职场当中,无数人熟谙此道,意思就是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对于个人来说,一个随大流的人基本很难在工作中做到出类拔萃,更别说成就大业了,他只能随波逐流甚至随着时间不断落后直至淘汰。

对于一个公司或者组织来说,如果团队种形成普遍性随大流的风气,团队势必面临“死气沉沉”局面,没有人可以承担高难度的工作,组织绩效也必然会每况愈下。


04

盲从型

这里的盲从,主要指的是下属盲目执行领导的指示,即所谓“指哪儿打哪儿”型。这种类型的人完全拜倒在领导的权威之下,对领导的指令不加以任何思索,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那是能力不行硬着头皮也要执行。

对个人来说,盲从领导的指示会让人缺乏思考力和判断力,傻傻的以为可以通过尊崇领导的一切指示加上溜须拍马达到人生巅峰,殊不知在成功之路上可能越走越远,甚至可能被人当枪使,误入歧途也有可能。

对组织而言,若所有的员工都盲从领导的指示,员工缺乏独立思维和处事的方法,领导则会以为自己是万能的、永远正确的,最终可能会走向刚愎自用的状态,很明显,离失败就真的不远了。


04

守旧型

在职场中,你一定不会少听这句话:“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啊,怎么可能会有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以前的经验虽说可能是宝贵的财富,但是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思维上的天花板,无法突破。

对个人来说,过于守旧拒绝创新,很快的会让周边的人对你的评价急剧降低,领导也基本不可能让这类型承担高难度高挑战的工作,那么有可能承担更多的脏活累活,甚至被边缘化。

对组织来说,组织的守旧可能会被个人守旧面临更大的风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组织或公司上的影响,会被市场无情的放大,很可能加速的被淘汰。


05

迷信型

成功,是无数人的梦想,过去若干年,有一种叫“成功学”的“学术”也走红,所谓的“成功可以复制”的说法被无数人尊崇。太多年轻人被困在成功学的“花盆中”,充当一只毛毛虫而许久不愿意离开。

对个人而言,相比盲目学习“成功学”,不如扎实打造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先成为实干家,再成为创新者,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成功之路。

对组织而言,作为一个领导者,是希望团队学习专业知识艰苦创业,还是勤奋的学习成功学另辟蹊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06

如何远离职场毛毛虫效应?

1、充分了解自己是前提,从内心了解自己同别人的不同之处,可以让自己最大程度的避免随波逐流

2、保持学习,做一个终生学习者,唯有学习可以让一个人思想不断更迭,拥有一个能够不断更新的思维操作系统将是自己最强大的武器。

3、不遵循守旧,勇做创新者,创新者可以改变世界,从未听说过守旧者可以做到。

4、突破惯性思维,敢于另辟蹊径,小路并不拥挤,说不定风景独好。

5、坚持做正义的、正确的事,唯有正确的路才能越走越宽,歪门邪道必将引火烧身。


06

结语

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对于任何问题的解决不能禁锢于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从而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

唯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创造,摆脱自己头脑中的思维定势,不再因循前人的足迹,而是另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蹊径,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End.


【注:此文是对《毛毛虫效应,固步自封必将自取灭亡》的重新修改并发布】

文/小十一爹,2018年4月6日

这篇文章完成5个小时,您阅读只需要5分钟左右,点击“喜欢”即可收藏。

关于转载事宜,请联系简书版权简书版权中心:pub@jianshu.com。

相关文章

  • 毛毛虫效应,固步自封必将自取灭亡

    01 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

  • 毛毛虫效应——领导期待你说“NO”

    毛毛虫效应——领导期待你说“NO”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效应,在生活中也非常多见,这就是“毛毛虫效应”。 这是法国心...

  • 心理效应之毛毛虫效应,野马结局

    ——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最初来自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

  • 《读懂人性的心理效应——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是指,因跟着前面的路线而行走的习惯导致失败的现象。 其实毛毛虫效应指的是从众心理或者惯性思维。它既有积极...

  • 好书共读 | 自卑与超越(01)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我们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阿德勒认为:...

  • 生活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 假如我们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 我们必将自取灭亡。 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阿尔弗雷德...

  • 毛毛虫效应

    7、毛毛虫效应 为什么觉得自己在2017年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长进?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

  • 毛毛虫🐛效应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

  • 毛毛虫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毛毛虫效应],说的就是那些盲目跟风的人。 在那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当中,心理学家在花盆的内沿,让一群...

  • 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及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经验,而不去改变所导致的悲剧。 前辈经常会说,我都干过,你还怕啥?我经历过,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毛虫效应,固步自封必将自取灭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us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