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饥饿感来源于我们缺乏想象力。”
这是我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翻开书的扉页,就被一句“上帝也罢马克思也罢约翰列侬也罢,统统都死了。”给完全震住了!
我并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读者,我看奇葩说的时候经常观点从正方跳到反方,即使如此我能成功获取并吸收正反两方想要传递给年轻人们的、要对世界或激烈或温柔反击的反鸡汤的鸡汤。但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哲学科学对我的鄙视:枉费你读了大学四年加上社会大学3年,竟然连“我”也读不懂,是的,我读完以后几乎完全搞不清楚到底接收了来自作者的什么观点!!!村上春树这个爱跑步的孤绝爱独处的已婚男人到底在说什么???(看完《袭击面包店》系列,我立马又开始阅读自传性质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以上对村上春树的标签来源此书)
《袭击面包店》里拥有“来自全宇宙的空白般的饥饿感”的两位青年,去“袭击”了一家面包店。面对打劫,店主主动提出用听瓦格纳的音乐来交换面包。我边听瓦格纳边阅读边发起自己对面包的想象,85度C的黑森林、无邪的抹茶千层、猫山王的榴莲千层……离题了,我好像在说蛋糕。这里用害怕遭遇匪徒袭击或者怜悯饥饿的匪徒而手段高超的用音乐释放人性的善良,但是书里描写的店主似乎根本不在意自己的经营损失,店主更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欣赏瓦格纳。孤独寂寞冷的粉丝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欣赏偶像的音乐,无可厚非。
然而《面包屋再袭击》里,已婚的青年与妻子于夜晚12点后再度遭遇空白饥饿,青年在向妻子告白过自己曾经抢劫过面包店的事情之后,即使吃完家里仅剩的6瓶啤酒、奶油之后饥饿也愈盛,两人开车决心出去抢劫一家24小时营业的面包店——最终由于时间太晚只能选择了麦当劳,彼时青年已经在法律事务所上班,妻子在服装设计学校负责事务性工作。无厘头的情节就来了:妻子带了一把自动式散弹枪,“妻子为什么会有散弹枪,我也不太清楚。”;麦当劳里的顾客席上只有一对“睡得死人一般沉”的学生情侣;店长说钱统统给你,夫妻二人不要只要外带三十个汉堡,另外妻子又向柜台小姐点了2杯可乐,可乐的钱一分不差的付清了。妻子对店员说:“除了面包以外,我们什么都不抢。”
好在这是本很短的书,不然我没有足够的耐心读完这样突兀的不明所以的故事情节,而现在即使我读完《袭击面包屋》和《面包屋再袭击》,也依然是一头雾水。因为读不懂就去网上搜书评读后感,但竟然有人读后感是:这是揭示了代表残酷资产阶级的麦当劳和充满人情味的私人面包店主的赤裸对比……哈哈哈,请原谅我《共产党宣言》只读了一半,无法get到这个伪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点。
最后附上书里大量关于饥饿的描写:“特殊的饥饿到底是什么呢?我在这里将它提示为一种映像。我乘着一艘船,漂浮在平静的海面上;往下一看,在水中可以看见海底火山的山顶;虽然海面和山顶之间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多少距离,但是不知道下面到底有多远;水因为太透明了,以至于找不到丝毫的距离感。”“我又看见了海底火山,海水比刚才还要清澈,如果不是很仔细的观察,连水的存在都感觉不出来,好像小船没有受到任何的支撑,漂浮在半空中似的。而且海底的石头一粒粒轮廓非常清楚,好像一伸手就可以将它捡起。”典型的日式的川端康成般纯粹的对景色的描写,但是这是饥饿???书里的饥饿的具象到底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