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美】B.C.福布斯
译: 王雪静
成功是我们所有人追求的巅峰。
我们无法乘坐升降梯或电动扶梯抵达那里,无法不付出努力就轻易得到。
成功之路是险峻的,险峻得如同悬崖峭壁一般,我们必须付出体力与脑力,要勤勉、勇敢、坚定地一步步爬上去。
乐观是一个台阶。
要尽早跨过。
生活本身之外的商业上的成功,其实就是快乐的艺术。
主要问题是要让员工满意。
如今的企业都不会选用脾气暴躁的管理者、经理人、负责人或是领班,因为脾气暴躁的监督者只会带出脾气暴躁、牢骚满腹的员工。
如今获得提升的都是乐观之人,而非易怒之人。睿智的雇主会把升迁机会留给好牌气的热情员工,因为易怒的经理人绝不会激发员工的忠诚度。
让一个易怒之人来管理生意或员工,就如同在机器中插入了一根撬棍。
快乐的老板是整个工厂的润滑油—笑声就是润滑剂。
退休金、分红、患病津贴、事故赔偿金、团体保险等补助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一个终极目标一一让员工满意吗?
不满会导致粗心、冷漠与无效能。
乐观可孕育出能力。
脸拉得越长,得到的收益越短暂。长期的收益通常属于那些能够激发、激励、鼓舞他人的人。
“我愿意用100万美元换取查理·施瓦布的微笑。”年收益5亿美元的包装业巨头J·奥格登,阿默尔(J. Ogden Armour)这样说道。
施瓦布本人并没有把他的成功—拥有雇员7.5万人,归结为自己阳光般的灿烂微笑。
如果一个微笑可以值100万元,那么为什么还要皱眉呢?毕竟皱眉没有市场。
拉卡瓦纳铁路公司曾经解雇了一位总监,只因他无法和谐地与人相处。
很多办公桌前高悬的格言“微笑,见鬼,微笑”亦有哲理。
此外,电话国王西奥多·N·韦尔所说的话“伴随着微笑的声音无可匹敌”也有道理。
与流汗相比,微笑能够让你更进一步。
不论是做生意还是相处,所有人都愿意找乐观之人,而非易怒之人。
罗伯特·刘易斯·史蒂文森曾经说过:“找到一个快乐之人好过找到五英镑。快乐之人能够将快乐传递,快乐之人的到来就如同又点亮了一根蜡烛一般。”
另一位圣贤写道:“过于小心谨慎的人长期生活在痛苦之中,而积极乐观之人的体内则喷涌着一口快乐之泉。”
世界知名采矿工程师约翰·海斯·哈蒙德( John Hays Hammond),曾在纽约大学的一个班级上说道:“只有乐观的人才能成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心旷神怡,整天顺畅;哀伤忧愁,一脸憔悴’。年轻人总是心存不满是件很糟糕的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不满将会变成很重的负担。一个人如果仅仅因为别人取得了成功,而自己却错失良机,就总是觉得世界亏欠自己,总是牢骚满腹,那么他是一个可怜虫,他不会得到别人的同情。”
命运女神通常只会对着微笑之人微笑。
要是范德比尔特船长( Commodore Vanderbilt)还活在人世,他一定不会奉行格言“让公众去见鬼”,20世纪的接班人所奉行的是“让公众快乐”。
美国最大的银行行长弗兰克·A·范德利普不会出高薪聘用承认自己交友技能差的人。
一个忿忿不平的人在一个组织中,就好像一个烂苹果在一篮新鲜的水果之中。
人类主要的现世目标是追求快乐。
学会乐观,将会缩短你与快乐之间的距离。
科学表明:担忧、纷争、忧愁会有害健康。
好的精神状态能够促进消化吸收。
乐观无需花费分文,但却具有宝贵的价值。
不论是对于生意而言,还是对于身体而言,乐观都是一种资产。
明天的伟人与领袖将会是那些用乐观武装头脑的人。
明智的赛马师是不会在马儿惊恐之时上马的,因为他知道这场比赛已经必败无疑了。
生活比赛最好是在身心轻松、惬意自如的情况下进行。
J.P.摩根的创始人曾经说过:“在这个国家中,只有乐观主义者,才能最后胜出。”
乐观与快乐是兄弟。
当其他钥匙都不能用时,乐观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