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是什么?依照字面的解释,刚性需求,即就是必需需求。如果没有这种需求,就会令人痛苦不堪,甚至死亡。对于人来说,吃饭与呼吸都是刚需,如果不吃饭、呼吸,用不了多久人就会死亡。
想想自己,一直都没有彻底搞明白自己的需求真正是什么。佛教讲“无欲则刚”,仅从字面来理解的话,没有欲望人就会变的坚硬。回到现实生活中,能达到无欲则刚的人无不是通过多年的修行才达到那种地步。反观生活中,有一类人被称作佛系少年,好像这些人已经看破世间一切虚妄,对什么都不甚在意,他们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一直以来自己都是这类人。可是这类人真的坚硬么?答案不是,他们会被老好人,一直以懦弱的性格存在,人人都以为他们很好欺负,所以他们总是被不公平对待。面对这种不公平,这种人更愿意选择息事宁人,委曲求全。达到无欲则刚的佛陀与那些老好人相比,看起来并无多大差别,可是实际上天差地别。第一类人通过多年修行达到坚硬的地步,第二类人并没有任何修行,他们心中的欲望与需求依然存在,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选择把这种欲望与需求深埋内心深处,从而丧失一个人的生命活力。
对于那些丧失生命活力的人来说,他们的需求很简单,那就是活着,活下去。假若不吃饭人不会被饿死的话,相信有大部分人会选择不吃饭,为了生存需求所进行必要生产活动也当然不会去进行。因而我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并没有懒人,那些被称为懒人的人只是不尊重他们自己的需要。有一大部分人会刻意压制自己的需要从而表现的与世无争,这种人是真正不尊重自己的需要。
即便是那些被称为“老好人”的人,他们也是有需求的,虽然他们意识上不会去主动追求主流社会所推崇的东西,但是他们潜意识一定会去追求一些东西。“老好人”们总是会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怎样,他们的大多数行为都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扬,通过获得别人的赞扬,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好的”。于此同时,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群人,他们总是会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的目标,在肾上腺激素的刺激下去假装努力一番,在遇到一点点问题之后便主动放弃。他们每年都在制定着目标,甚至每年的目标都大体相同,目标却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看来问题也已经清晰,他们所制定的目标其实并不是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存在对于他们而言可有可无。可有可无的东西,最后一定是没有。因为可有可无,在面对短暂失败与挫折的时候更容易放弃,毕竟每个人都不喜欢失败。可若是真心喜欢什么,他们的世界将被那个事情完全占据,所思所想就是如何去获得,而不会因为一点点暂时失败而放弃。在全心全意完成那个事情的过程中,也会享受到因为投入而带来的乐趣。幸福其实很简单,投入地 做一件事,投入地爱一个人,没有任何付出所获得的喜悦总是很短暂,而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回归到平静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但我们更应该自己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从尊重自己的需求做起。不间断审视自己的需求,全心全意投入到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之中,避免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结果之上,制定相应的计划于任务,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与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