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冬眠着”的“活泼、生机”慢慢苏醒,加之课间时间加长,校园里啊,那笑声,简直停也停不下来!
但是,这笑声中,真是藏着有几分安全意识松动的危险呢!
这不,这一周的班级啊里真是“热闹得紧”,多起受伤事件,让我的心啊,揪在了一起!
这中间,课间游戏的安全事件,尤为突出,当务之急是全力解决课间游戏安全问题,为豆苗们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我默默观察,仔细思考,发现了了不得的“秘密”:
我们三年级的娃儿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课间游戏时往往只追求玩乐,缺乏对潜在危险的判断,对游戏中的冲撞、推搡等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认识不足。
同时,课间游戏选择不当:有的娃儿们选择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游戏,如在狭窄的走廊玩追逐游戏,在楼梯附近进行攀爬游戏等,这些游戏场地空间有限,容易引发碰撞事故。
而且啊,缺乏有效监管:就一个我,我不会分身术,没发兼顾室内室外,课堂内课堂外呀!“臣妾做不到啊”!
原因找到了,那么就解决吧!
首先,开展课间游戏安全教育课,今儿个尝试了,以两起事件为话题,讨论:“课间可以这样玩儿吗?”“课间可以怎么玩?”娃儿们说的很好啊,课间可以猜谜语,可以看书,可以跳皮筋,可以……
这样的安全教育课,还得开两次,至少要让娃儿们明白:游戏前观察场地是否合适;游戏中万一有碰撞的危险应该先保护身体脆弱的地方;远离容易受伤的场地,比如有比赛的篮球场、足球场、跑道等等!
其次,加强课间监管力度:重启“安全员巡查制度”,班级里一直有安全员制度,但是呢人员没更新,大家就都在默认等待老师重新安排,于是等同没有!今天不仅重新安排了,我还重新定义了指责:巡查、制止、保护。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显著减少课间游戏安全事故的发生,娃儿们别再受伤了,唉……心疼呢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