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苏童的中篇小说。
里面19岁的女主颂莲,以四太太的身份嫁给了50岁的老头陈佐千。我想她应该是疯了。没错,最后她的确成了个疯子
“是女人都想跟你。”
“你这话说对了一半,应该说是女人都想跟着有钱人。”
“你这话也才对了一半,应该说有钱人有了钱还要女人,要也要不够。”
各取所需。这大概是最现实的对话了吧
1. 如颂莲的女人
家道中落,父亲负债死去,她辍学了。无依无靠的她要谋个出路。面对一切,悲痛却不怯懦,绝望却不恐惧。她很现实:不干活,不嫁普通人家,只嫁有钱人。用自己的青春美貌换取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吧!那时,天真,单纯又坚定的19岁女孩儿,眼里只有一件事:有钱人和活下去。她不懂婚姻,认为那只是一份卖了自己就能换取一生安宁的交易。
她把一生看得太轻了,把自己的“需”看得太轻了。
她的身边,有迂腐顽固、对她冷眼的大太太,笑里藏刀、蛇蝎心肠的二太太,孤傲疯狂、脾气不定的三太太,对她冷嘲热讽、不怀好意的丫环,还有一个视她为性工具却又性无能的老头。低头膝下无子女,抬头母家无亲人。她无权闹脾气,因为老头庆幸“幸好我有三房太太。“;无权拒绝任何性要求,被呵斥“没见过你这种女人,做了婊子还要立什么牌坊。”;无权提出异议,“你在陈家算什么东西。”。她终于明白了,原来她把自己卖成了“婊子”和“不是东西”的生物。慢慢地,一个活泼干净的女大学生,变得不安,畏惧,焦虑,颓废,抽起烟,喝起酒。一边对老头更是谨言慎行、言听计从,一边感叹:“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真糊涂的人不可怜,假聪明的人才真可怜。颂莲看上去聪明极了。要的是钱和安稳的一生,她就大步流星,毫无畏惧的去取。听懂了三太太的《吊女》和《杜十娘》的悲戚,她明了了自己的未来。面对大少爷的亲倾诉,她接受爱慕之情,又原谅他的无能为力。四面楚歌之际,她放弃一切尊严和脾气,去祈求糟老头的疼爱。可她跨出的每一步,都将她推向奔溃的边缘。在亲眼看到,出轨奸情拆穿后,被老头处死在深井的三太太她才发现,原来身边全是吃人的怪物。她不仅是无人依靠,更是无路可走了。
当初她坚定于钱财之需,最后她也被真正地逼疯了。
有些人说,她贪得太多,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该再渴望任何温存。可孤身于世,祈求一点点疼爱和怜惜,多吗?当初过于现实的选择,挡住了她看向未来的视线。若选择做手工活,或者嫁个普通人家,结局又会如何呢?
那样复杂的家庭背景,自然现代社会应该是没有了吧。但是像颂莲一样自信于自己所“需”的,不少。现在的女孩儿,面对婚姻,似乎特别明白自己要什么。认识个姑娘,1个月闪婚。问她,你了解男方吗,就这么结婚了,安心吗?她的回答:人活的要现实一些。婚姻嘛,找谁嫁了都一样的。催婚这么厉害,车子房子不缺,相貌也可以,也就差不多了。现在再问她对婚姻的看法,她回答:我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这么长。
那些呐喊着不想婚不想孕的姑娘,怀抱着同样的自信。她们也特别现实:处理婆媳关系太累,给男人做老妈子太累;怀孕会让我的身材垮掉,甚至威胁我的健康;失去工作会让我难以财务独立,社会地位也会下降;纠葛与家庭琐事,再无自由;照顾4个老人,不如照顾两个老人;生孩子养孩子,都太累。这样眼前的现实有千百万,似乎怎么都找不到结婚的理由。父母尚在,你不缺家。若看向未来,父母走了,独身的你,去哪找家呢?
你眼前之“需”能引你走向未来之“得”吗?
2. 如陈佐千的男人
这是个对女人怀抱着贪得无厌的幻想,但注定不会有女人会爱的可怜男人
原谅我用糟老头这个词来表达我对这个男人的厌弃,但他的遭遇又不免让人同情起来。他很清楚自己的年龄、财富能勾搭到什么样的女人。对于身边的女人是真心还是曲意逢迎,他不愿去深思。尽管与颂莲的第一次约见让他满心欢喜,并让他对新婚姻产生了非凡且新奇的幻念,但他最迷恋的,仍是颂莲的床上功夫。他看不懂大太太的冷漠,二太太的恶毒,三太太的古怪,分别用“老母鸡”,“能凑合的松松垮垮”和“戏子”来称呼她们。此时颂莲明白,总有一天,自己在他眼里必然也不是个东西。果然,新鲜时宝贝宠溺,厌倦了弃之如履。颂莲终究是又一个令人厌烦的姨太太罢了。
他把身边的女人看成性工具,女人也一个个地背离了他。他用残杀的方式处置出轨的女人,“女人永远爬不到男人头上来。”,背叛他的女人只能“投井自尽”。他自以为掌控着家中女人的命脉,但是“投井自尽”的女人一个接一个。他想拥有的,男人的绝对地位和权威,一次次被打破。他娶的温柔贤惠的女孩儿都变成了可憎恶毒、脾气古怪的女人。他不服。于是,他又娶了新太太。就像滚轮里不停挣扎的白鼠,轮子滚了一圈又一圈,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一切不过是新的循环而已。
他以为自己只有“性”之需,那是身份、地位和财产就能换来的东西。而来自女人的尊重、敬仰和爱慕之“得”,逼着他去不断踏入新的轮回,也成了他永远也无法企及和享有之物。
这个男人和女人一样,也曾对婚姻有所期待。只是,他用男人的方式,将自己的期待和女人的梦一起打碎了。
不知有多少男人会误把“钱”和“权”,认定为换取美好婚姻的关键?某次打车,听本地的司机调侃道:结婚有什么,很现实的,不就是车子房子票子嘛。你钱赚好了,家里女人会不听你的?不可能的。我哑然无语。面对这种用“钱”来换取家庭地位中的“权”的思维,作为天生在职场弱势的女性群体,除了害怕着逃出这些婚姻,别无他法。逃不过,自然只能熬成了脾气古怪的婆。
这两个悲剧人物,各取所需,各无所得。始于现实,困于现实,死于现实。
感于 苏童的《妻妾成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