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那些年,那些课外班,那些收获和遗憾 --- 浅谈小学课外班

那些年,那些课外班,那些收获和遗憾 --- 浅谈小学课外班

作者: 贤言萝卜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14:20 被阅读0次
                                                                                                    820日,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显示,儿童课外班参与的比例为60.4%。上学日5天参与课外班的累计时间为3.4小时,周末两天参与课外班的累计时间为3.2小时。暑假选择报班的比例为58%,国庆节为34.2%

导语

没有哪个中国孩子能够逃过课外班,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不存在去或者不去的选择,只存在去几个的问题。

同理,没有哪个中国家长能够逃过选择课外班的苦恼。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课外班呢?
毕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以有限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取得最好的效果。
我们结合为自己孩子选择课外班的经验,尝试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些年我们踩过的坑、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遗憾,希望能够在您选择课外班的时候提供一点参考。

因时制宜

清明谷雨,种瓜点豆  --- 早了晚了都不好。

孩子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家长应该加以充分的了解,有意识的顺应这些特点来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课外班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至于白白辛苦一场而收获甚微。 比如说,3岁到6岁的学龄前阶段,孩子处于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表现出极强的探索欲,对周遭的一切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课外班,应该以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玩具类、游戏类、户外探索类为主,比如我们这个时候是一直在学乐高积木的,家里也按照孩子的喜好准备了一些积木让孩子拼着玩;另外也一直带着孩子参加一些亲子群组织的郊游、登山等强度较低的活动。
这个时期如果给孩子安排需要长时间伏案的书法、绘画等内容就不合适了,这完全是违反天性的做法,事只能是倍功半。

明确目的

同学家长推荐的课外班,并不一定适合你家宝贝。

做选择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上课外班的目的。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至少七种智力,但这七种智力并不是均衡发展的。 有的孩子语言智力特别强,阅读、沟通能力都很突出,但可能他在空间智力这方面比较差; 有的孩子有很强的运动智力,在对抗性运动中表现出特别优异的观察能力与战略思维,但也许他的逻辑智力会比较弱; 有的孩子有很强的人际智力,但却在内省智力方面很欠缺; 有的孩子在音乐智力方面有特长,其他方面也许比不上其他孩子。 以第一种孩子为例,他的课内学习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数学也许后期学到几何的时候会比较吃力。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家长就没必要给他安排课内知识的补习班了,大量的对于课内知识重复的训练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提高作用,还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过早的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低年级的时候,课外时间的安排上应以体育运动类为主,以孩子感兴趣的艺术类为辅。到了中高年级,要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将比较弱的学科安排课外班进行弥补。 比如我们幼儿园阶段一直学乐高积木拼插,后来小学低年级学习游泳、乒乓球,从四年级开始坚持每周6~8小时的篮球课,四年级开始在现在的英语课外班学习英语,五年级开始在学而思学习奥数,同时自学Python和C++。现在上了初一,课外班仍然在上,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端正态度

说的不仅仅是孩子

课外班上,我们能看到两种家长。 第一种认为,我花了钱,我开车把孩子送到了地方,我的任务就结束了,剩下的就看老师和孩子的了,你们加油!我抽根烟歇歇。 第二种认为,孩子这么辛苦,学这么多东西,是不是会跟不上啊?不行,我得陪孩子一起学,课堂上我学一遍,万一课后孩子有不会的,我也可以教给他。 我们先说第一种家长。
这种家长的教育理念从根子上就是错的。孩子之所以需要一个监护人,是因为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存在,家长不仅仅要尽到抚养的义务,更要做好抚育的工作,做好孩子的灵魂导师。具体到课外班来说,这种家长其实只做了一小部分基础工作,更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呢?你需要端正自己对待课外班的态度,同时进行监督。态度问题我们放在后面的示例里具体讲,这里先说监督的工作。
监督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监督孩子学习的态度,第二是监督孩子学习的成果,第三是监督老师的教育水平。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快乐学习只是一个噱头。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挫折、失败、沮丧、疲劳,更不用说课外班属于“余外的”学习任务,孩子也许会抵触,也许会消极应付,也许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盯着,报课外班之前要提前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了解上这堂课的意义,端正学习的态度,让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过程;上课时要及时发现孩子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孩子解决,或者给予鼓励;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要及时发现,并好好表扬孩子一下。
我们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学习起来往往更有动力,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也更加愉快而少有压力。这是因为大脑注意到取得好成绩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种表扬会令自己感觉良好。于是大脑认为这是一种获得奖励的机会,它可以把“努力学习”与“多巴胺的分泌”联系起来。让人在学习过程中真心地感到兴奋而有乐趣。 如果坚持过一段时间,孩子的成绩却不如人意,那么家长应该考虑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是否自己的要求过高了,第二个是是否还要继续,第三个是如果要继续的话,止损的底限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也许是我们家长最常犯的错误。比如篮球班里其他孩子都会三步上篮了,自己家的孩子可能运球还都不熟练。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抓过孩子来劈头盖脸的骂一顿熊孩子笨的跟猪一样,这样你家孩子以后就再也不会打篮球了。
正确的做法是先问一下教练的意见,通过他专业的观点看一下孩子欠缺的哪儿,并且相应的加以改进;再就是检讨一下自己的要求,是否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呢?有的孩子运动智力确实好,而你家孩子这方面有欠缺,那么学的比同学慢一点是正常的,要给孩子的进步留下时间。
那么应该怎么发现孩子的进步呢?我们说应该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如果孩子这个月比上个月运球好了很多,也能慢慢的三步上篮了,那么即使他的同学都可以后仰跳投了,也请你及时给孩子一个大大的赞吧,他付出的努力也许是同学的三倍呢。 这里我们看到,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
如果你对于课外班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课外班也就是用来给孩子打发课余时间,只要孩子别用这个时间玩手机就行、学成什么样都无所谓的话,那么你的孩子不论是课外班还是校内的学习都不会太好。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也决定了你的孩子是否可以获得比课外班的内容更重要的知识– 坚持方有收获。
如果你态度端正,将课外班的学习放在与校内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适度给孩子压力,让孩子通过不懈的努力坚持取得了一点成绩,从中体会到了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就感,并愿意为日后的学习进一步努力坚持的话,那么恭喜你,这样的课外班才是真正收获满满的。
我儿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运动能力天生比较差,报了篮球班以后进步非常慢,但是我们鼓励他一直坚持去上课,认认真真的学习基本动作,现在他篮球打的也不错,同时也比以前成熟、坚韧了很多。
一分投入一分产出,态度是关键。 第三个监督也很重要。有些课外班试听感觉还不错,实际你去跟着听几节课就会发现,老师的水平真的是差强人意。孩子囿于见识较少,也许自己发现不了,这时候家长应该及时止损,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另求名师吧。 我们上的第一个英语班就是吃了这个亏,当时感觉老师还可以,孩子也表示上课很开心,我们就没有跟着去多听几节课。后来发现,孩子学了好长时间却没有任何进步,连单词都记不得几个,这才恍然大悟,赶紧停掉。 第二种家长虽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实际的产出却少的可怜吧?
学习的确需要老师,但是老师却不能像压子弹一样把知识压进孩子的脑子里去,你一个二把刀的伪老师,是谁给你的自信可以做到专业的老师都做不到的事情?
学习是个人的事情,是其他人无法触及的私人领域,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仅仅要听见内容,更要听懂内容,理解内容,并通过运用其理解的内容解决一定的问题来熟悉内容,从而将这部分内容“压”进已知的知识中去,把他彻底变成个体既有知识的一部分。
所以孩子们上课要听讲,下课要复习,课后还要做作业,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依赖的完全是自己,并通过这种被迫的独立过程,一点点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个“学习的能力”才是小学阶段校内教育的最高目标,学到这个能力的孩子将因此受益终身。 家长以“二把刀式老师”的角色强行给自己加戏,只会打乱孩子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也许下一个阶段家长自己学不懂了,那真是谢天谢地,你家孩子还有补救的希望;如果家长韧劲十足…那结果我真是不忍言啊…

兼顾兴趣

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孩子有音乐、美术、表演等等特长,那当然要去课外班好好学一下了。
我们孩子这方面没有天赋,我们对于艺术也基本上属于“六窍皆通—— 一窍不通”,孩子只是学了一段时间的钢琴。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看老师弹钢琴非常羡慕,回家以后主动要求学钢琴。我们当然非常开心,孩子一度也学的很认真,天天跑到青大琴行去练琴,我们后来也买了钢琴以方便孩子练琴,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后,孩子学不下去了,确实没有天赋,我们也就停下不再学了。前后大约学了两年的时间,成果大概就是小学音乐课上老师表扬我们孩子“乐感挺好”,其他就没了…
编程才是我们兴趣点。 我们在乐高积木课停掉之前,孩子接触了一段时间的编程课,主要是机器人巡线。
由于课程安排的问题,我们决定不在乐高上了,但是又没有其他更好的编程课,于是从网上下载了Scratch2.0让孩子在课余时间自己玩。玩了一阵子,孩子表示这东西太简单,没啥可玩的了。我们就又买了一本Python的大书扔给孩子,这时候其实是因为他的课余时间安排的已经比较满了,我们不想停下包括篮球课在内的任何一堂课外班,只好采取这样不负责任的做法来搪塞孩子,现在想想真是挺罪过的…
结果孩子学的不错。
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的信息老师让学过编程的孩子报名参加青岛市的编程比赛,内容是C、C++或者Pascal,孩子报名了,扔下Python,自学了一段时间的C++,居然获得了二等奖。真是意外之喜,也让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现在我们仍然在继续学习编程,希望能在这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搞清楚孩子真正喜欢什么,往兴趣所在的方向努力才会有更大的回报。

接受不足

天赋的差异是不可能通过后天努力弥补的。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可惜,愿望虽然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每年全国1000多万人参加高考,各科状元却只有几十个,也许你的孩子付出的努力不比状元们少,可他确实没有成为状元。这就是现实和愿望直接的偏差。
请不要因为孩子不如邻居家的孩子而沮丧,有时候,天赋的差异真的不是后天努力可以弥补的。我们应该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接受他不如别人家孩子的不足之处,并且告诉他,这就是人生,我们要带着向上的希望而努力,也要接受技不如人的局限学会接受现实,速效救心丸的钱不就省下来了?

结语

课外班应该是校内知识的补充。
篮球、击剑、钢琴、绘画、骑马、国象等等在校内是学不到的,而这些对孩子升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属于功利之外的东西。但我们的人生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有益的补充。
人生是一场不再回头的前行之路,趁着孩子还小,多学一点并不是坏事,但请量力而行,对孩子也要多一点诱导呵护,少几分高压控制,轻松的氛围和合理的激励才会让孩子学的更好,走的更远,讥刺毁誉只会压抑孩子求学的热情。 我们由于自身学历、经历和眼界有限,也由于时间、精力和金钱的限制,无法提供给孩子尽善尽美的教育,但是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我觉得就可以问心无愧了。以上,与各位家长共勉。

文章好看点这里

               

相关文章

  • 那些年,那些课外班,那些收获和遗憾 --- 浅谈小学课外班

  • 2019-12-09

    成长的路上难免磕磕绊绊 感谢那些路过你的男孩儿女孩吧 至少,他们的课让你成长了不少 比那些花钱不提分的课外班钱多了...

  • 说说课外班那些事儿

    花生上小学以前几乎也没上过什么课外班,不是不想报,主要是真没钱。 他爸的话说,那么小能学明白什么啊?我对此态度表示...

  • 体制内的好

    疫情原因,什么课外班都停了,周末一下闲下来不知干嘛的好,又不能出去瞎逛。 突然想到,那些课外班的老师可能也因此没有...

  • 20190228课外班

    幼小衔接班的课后延时班课程表出来了,之前问过小朋友想上哪个班,篮球肯定是要上的。目前自己在网上上的英语是1、3、5...

  • 眼睛散瞳,屏蔽掉所有的课外班

    家里有个学龄儿童,简直是时时刻刻都会被各种课外班盯上。隐私什么的,不存在,课外班那些人估计都从孩子班级家长通讯录那...

  • 以后出门记得带脑子

    今日下午,与友人去某地,途中闲聊。原本想说“孩子课外班的语文课是男老师教的”,结果却说成“孩子课外班的语文课是数学...

  • 0813碎碎念100/11

    0813碎碎念100/11 浅谈儿童课外班 在和朋友聊天时,她告诉我,这几日她带着8岁的儿子赶场子式的在试听各种课...

  • 暑假的安排

    老大今天期末考试,明天就进入暑假,我这一上午呀,不停的在和各个课外班老师,各个课外班家长,协调孩子暑期课的时间。 ...

  • 网课。周末。课外班

    之前去图书大厦,我被忽悠的办了一个针对小孩子的真人在线数学直播课,虽然我自己报了另外一个数学AI网课。 这个销售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课外班,那些收获和遗憾 --- 浅谈小学课外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so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