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嚣

作者: 妄谈疯话 | 来源:发表于2016-11-20 02:34 被阅读0次

《钢琴家》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讲述了犹太钢琴家斯普尔曼在纳粹屠杀犹太人时曾受到纳粹军官的帮助最终幸免于难。

        这部影片让人想起了《浪潮》,即使是在现在培养一群“纳粹”也只需要五天。对于当年屠杀犹太人这件事,凶手不只是德国人还有犹太人和波兰人而可笑的是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向钢琴家伸出援手的是一个勾结纳粹的犹太人,第二次是波兰人,第三次居然是一名德国军官韦恩,因为喜爱音乐所以救了他。这部影片主人公的命运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世界上又有几个“辛德勒”?几个“韦恩”?会在生死存亡时刻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呢?也因此许多人不相信真的会存在这样的人,觉得这样的描述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这部影片真实重现了犹太民族被屠杀的历史。正如导演波兰斯基所说“该片以令人吃惊的客观笔触描述了那段时期的真实情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书中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他希望他拍出来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于事实,而不是那种典型的好莱坞风格电影,看完后只想说他做到了。

        这部影片同众多讲述犹太人历史的电影不同,这部影片更加的客观,冷静。历史上纳粹残忍的行径直到今天德国人仍在道歉忏悔,可世界另一边的日本人却仍不肯为南京大屠杀承担责任,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怀恨在心,而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文心》

         本书不单是中学生和中学教师的书,引用大师朱自清为此书作序中的一段话:“本书是一篇故事,故事的穿插,一些不缺少;自然比那些论文式纲举目张的著作容易叫人记住.”这是一部空前的书。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三十二个小故事。这本书可以说触发了读者凡事想要落在笔头的想法。去除浮嚣之气,读法与作法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读书中验证自己,在写作中理清自己。并且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想法多固然是好的但要有阅读这一地基。那说到阅读,书中说“读书力求经济”,读书本是好事可乱读无益而有害,盲目读书只会浪费时间与精力。读完这本书知晓了为什么要作文章,作文章并不是任务,而是从自己本就有的经历里有感而发。在第六个小故事知与情与意当中以抗日文字的写作为例,阐明文章需有知识、感情、意欲方能不单薄,也必定是一篇发自内心的文章。

       虽然此书面向的不是当代的中学生但读做的方法确实古今通用的。本书中两位作者的核心观点,不只是语文,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应是为了生活。即使不在学校也不意味着无从学习,假如我们自己不要学习即使是在最适宜的场所中也是七折八扣的效果。


浮嚣

相关文章

  • 浮嚣

    《钢琴家》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讲述了犹太钢琴家斯普尔曼在纳粹屠杀犹太人时曾受到纳粹军官的帮助...

  • 《志• 浮嚣》

    琼壶歌月 褐杯嗟唏 清风纤羽 萋草滢玉 溯洄魂舞 兮迟苍暮 容华谢后 山河永寂 夜雨染成天水碧 汉霄苍茫长叹息 ​​​

  • 逐相与浮嚣

    这是最近学的两个词,觉得它们如此互为因果地概括了当下的情境。也许大多人还不常见到,权当拷贝普及一下。 “逐相”一词...

  • 浮嚣之文艺情调

    这几年外出读书,在非农村的环境中呆过的时间自然要比在农村的长,这里的非农村包括县镇还有城市。两种环境都居住过,自然...

  • 手写|打卡第14天

    人选择事实,总是出于浮嚣的心境。

  • 浮嚣尘世,大病的你我

    我一度认为是这个社会病了,而不是我病了。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我信以为真,而如今,随便成功的人...

  • 五绝 夜游闹市

    居山郭墅幽,酬客市都游。 亮饰烦心境,嚣尘闹气浮。

  • 嚣嚣

    嚣的本意是喧哗、吵闹, 常用词嚣张,是放肆傲慢的意思。嚣嚣却是孟子比较推崇的状态,是无欲自得的样子,潇洒自在。 人...

  • 静心赋

    世俗语嚣,红尘心静。阻纷扰于绪思,守安宁之幽梦。静观世界,心内满是绿洲;浮看凡间,眼前尽为幻影。浮则屡陷昏眩,静则...

  • 人间尽是嚣嚣

    声音,有的甜美如莺婉转,有的清淡如水绵远,当然也不乏糙砺像是剪刀磨过砂纸那样的。这只是人声罢了。 人间万物,除了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we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