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扬弃读诗
尽失胸臆——读昌耀的《拿撒勒人》

尽失胸臆——读昌耀的《拿撒勒人》

作者: 扬弃的诗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00:12 被阅读0次

《拿撒勒人》,昌耀

——《时间和旗》,P401页

穿长衫的汉子在乡村背后一座高坡的林下

伫候久久。……又是久久之后,

树影将他面孔蚀刻满了条形的虎斑。

他是田父牧夫?是使徒浪子?是墨客佞臣?

肩负犁铧走过去的村民

见他好似那个拿撒勒人。

穿长衫的汉子伫候在乡村背后一座高坡林荫,

感觉坡底冷冷射来狐疑的目光。

拿撒勒人感觉到了心头的箭伤。

而那个肩负犁铧走远的村民已尽失胸臆之平静。

昌耀九十年代后的诗歌,终于自成一系。

这首的创作时间,标注是1991年11月26日。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而言,此后昌耀的诗作,语言、节奏、意义的组织和呈现,多是这种风格。

有人说过,昌耀是诗人中的诗人。他是为诗人写诗的人。直白点,就是讲他是诗人的老师。

标题用了典。感谢百度,让我知道“拿撒勒人”指的是耶稣。但即便不知典,也不影响阅读的。古诗用典的水平,很多时候决定了诗歌的水平。现诗一般是不用典的,用典对阅读的流畅、理解的衔接有影响。当然也可能是现诗的直接来源、模仿对象是西方现代诗,没有太多的用典传统。还有一个推测,因为现诗是小众的,不用典都过于“曲高和寡”,有典就更是“知音难觅”。而且,现诗的作者,有的(如我,非全部)阅读的广泛性是不足的,想用典也用不起、用不好。

首句的用语风格,用词标准、语言节奏、断句方式,都有鲜明的个性,且贯穿全诗。贯穿他晚年的诗歌。“穿长衫的汉子在乡村背后一座高坡的林下/伫候久久。”阅读有难度,有新鲜感,而且准确。这个不是传统的“中式”句式,也不是一般的“翻译体”。是昌耀自己的“昌耀体”。这个句子,这种表述,既不能增加、减少一个字,也不能在其中调换、更改一个字。

而且,稍稍适应后,其节奏、其形象性,就跃然纸上了。

如同好的普洱生茶,适应后,其味道就是好的。既让人觉得舒服,也自带辨识度。

现代写到这个程度,非常非常不容易。

臣、人、荫、静,竟然用了韵。我们知道,现诗很多时候,甚至是刻意不用韵的。昌耀风格,句子表面上拗口、复杂。稍稍留意,却发现竟然不着痕迹地用了韵。假如不用韵,是不是还是这种感觉呢?不太说得准。

开始的客观视角,不带色彩地描述。然后带入“上帝”视角(作者的视角,也即读者的视角),“他是田父牧夫?是使徒浪子?是墨客佞臣?”其中的田父、使徒,有“出处”但无所谓,这种“典”不足以影响阅读和理解。只是这种选词、用词的能力,确有成效。

之后是角色的视角。“村民”的视角,“穿长衫的汉子”的视角。如同小说,村民有故事——“肩负犁铧”。长衫人有动静——“感觉坡底冷冷射来狐疑的目光”,而且有了一个微妙的转换——“拿撒勒人感觉到了心头的箭伤“。长衫人是拿撒勒人吗?

再之后是客观视角。村民心态的变化,平静被打破了。

所有的阅读,都会被“带入”。我们是被带入了长衫人,还是农人?所有的阅读,都有上帝视角,我们看到了场景,通过重复强化了现场,掌握了角色的目光,但看了清了什么呢?

“而那个肩负犁铧走远的村民已尽失胸臆之平静。”我们走了进去,又走出了出来,却也走不出来了。

相关文章

  • 尽失胸臆

    尽失胸臆——读昌耀的《拿撒勒人》 《拿撒勒人》,昌耀——《时间和旗》,P401页 穿长衫的汉子在乡村背后一座高坡的...

  • 尽失胸臆——读昌耀的《拿撒勒人》

    《拿撒勒人》,昌耀 ——《时间和旗》,P401页 穿长衫的汉子在乡村背后一座高坡的林下 伫候久久。……又是久久之后...

  • 🍀【拿撒勒】

    经文: 【太2:23】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一,拿撒勒...

  •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

    (一)路加福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的经文对比与分段。路加福音【路4:16】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

  • 圣地之行(六)

    离开米吉多,我们前往拿撒勒。在去往拿撒勒的途中,路过了摩利冈和俄弗拉。就是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的地方,也就是...

  • 教经胡同的耶和华之自陈

    每隔一百年,拿撒勒的耶稣就和基督徒的耶稣在黎巴嫩山中的花园里相会。他们作了长谈;每次当拿撒勒的耶稣向基督徒的耶稣道...

  • 上帝之子:拿撒勒的耶稣

    祂从来不是为了“好人”而来,而是为了罪人。祂给人们第二次机会,祂的名既是“拯救”。愿祂的国降临,愿祂的旨意行在地上...

  • 拿撒勒——主耶稣的故乡

    D6 14/8/2019 说实话,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尤其不太了解基督教的我,对于拿撒勒Nazareth这个名字...

  • 美国拿撒勒大学来校交流

    3月19日上午,美国拿撒勒大学语言学院院长、亚太办公室主任宋红专博士来校访问。校长闵永新代表学校与对方举行座谈会,...

  • 剑桥艺术史

    今日打卡1:共计67分钟 从现实主义到后期印象派 拿撒勒画派 拉斐尔前派 工艺美术运动 惠斯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尽失胸臆——读昌耀的《拿撒勒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nx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