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载】诗词意境之道

【转载】诗词意境之道

作者: 雨荷燕宁 | 来源:发表于2020-02-03 17:43 被阅读0次

【转载】诗词意境之道。

在此之前,我想先作一个假设。假设你是诗词评委,在面对诸多诗词作品,该如何判定优劣呢?大部分作品都可以仅凭一眼区分高下,而剩下旗鼓相当的佳作又该如何抉择?

我曾参与过几次诗词评选,可以回答的是,在排除有客观错误的作品后,有争议的待定,剩下的则由主观判断,虽然可能会不公允但却是事实。因此,有吸引力的作品往往能够脱颖而出。这便是本文要讲的内容。

小诗看文采,大诗看格局

我们观唐诗,《全唐诗》收录近五万首作品,两千余名诗人。但凡有诗流传于世,自是才华出众,比李白、杜甫学识渊博之人比比皆是,而历来人尽熟知者,唯有李杜,何也?

刘勰于《文心雕龙》有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正是诗的格局。格局的框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空间性和时间性。

人兮有今古,诗兮无古今

李白离蜀时,曾作一首《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仅一首绝句之中,出现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读来却不觉堵塞,这正是此诗玄妙之处。李白以个人之情,化入诗中之境,读者有如随同经历一遭。在不同空间之间跨越,便成视通万里之象。

李白亦曾作《把酒问月》一诗,中有二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于古今之间来回论证,便有思接千载之势。写景不拘于当下,抒情不拘于当今,正是李白格局之关键。

形有不足,以意取胜

若论格局,杜甫不及李白广纵,但历来能与李白相提,实在内容。同样是此格局,在杜甫身上却有不同况味。

如杜甫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个人之陋室,感及天下之陋,虽文笔简朴,却有隽永之味,此亦杜甫格局之关键。

综上所述,诗之所以不同于文,主要在表达意境的同时兼具艺术性,而艺术是不会限制想象的。在有限的载体中,展现出更多的内涵,这正是诗的格局所在,亦容易扣人心弦。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可以尝试去构建这样的格局,在保证意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吐露胸怀。

相关文章

  • 【转载】诗词意境之道

    【转载】诗词意境之道。 在此之前,我想先作一个假设。假设你是诗词评委,在面对诸多诗词作品,该如何判定优劣呢?大部分...

  • 诗词|学习笔记之十四--诗词的意境

    如何创造诗词的意境 1.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写作诗词和欣赏、评论诗词都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首要问题。写作诗词要注意创作...

  • 诗词之意境(概念)

    意境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学习诗词的立意,离不开对诗词作品意境的领悟、把握与经营。那么何为意境? 据《辞海》解释:意境...

  • 简述诗词意象的组合(一)

    一首好的诗词要有意境。没有意境的诗词,算不上是好诗词。 关于意境,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讲了很多,在此仅做提示。总...

  • 感受下中华诗词的深远意境

    感受下中华诗词的深远意境

  • 诗词的意境

    昨日放歌 同饮杯中美酒 红颜一醉 消了万古的忧愁 斜阳阡陌 折来一堤杨柳 一叶扁舟 随着长江之水天际流 白云别去 ...

  • 诗词的意境

    昨日放歌 同饮杯中美酒 红颜一醉 消了万古的忧愁 斜阳阡陌 折来一堤杨柳 一叶扁舟 随着长江之水天际流 白云别去 ...

  • 书法作品布局,务必牢记十条

    2、深刻入境,贯注个性。书法创作艺术的章法,要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心境、情境和意境,依照诗词意境,进行二度创作,表达个...

  • 关于诗词你应知道的十大事

    一,关于意境 意境是诗词审美核心部分,也是诗人 词人借助表达常用的手段。 一个好的意境,必定使读者感觉到美。意境的...

  • 人间词话

    览《人间词话》 ,其辞微,其意切,以寥寥数语,内括古诗词话物外之理。诗词者,以意境出众者为佳。而谈之意境,难有定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诗词意境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hk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