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错了

作者: 小米大圈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23:11 被阅读12次

【0612读书感悟】2183-小米

【书名】《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 武志红

我们都错了

【金句】

001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

【感悟】

001  为什么我们的亲密如此糟糕?

作者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确实如此,我们总是在0-3岁时对孩子不太重视彼此的互动,只是关注吃饭等起居而已,上幼儿园后,又开启兴趣班乱飞模式,一直到上大学,等大学毕业后,又想和孩子亲密,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催着工作、逼着结婚,甚至催生孩子,总而言之,时刻处于控制的焦点上。

人生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使命和任务,但父母从不考虑这样,更不懂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倾听孩子的声音,只是一味的控制,而是是是失控。

其实,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作者说到: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而妈妈对于孩子的爱很伟大,但妈妈也需要关爱,来自家人,尤其是丈夫的疼爱和呵护,对于妈妈就是最大的“治疗”,可是在一个有男权倾向的社会,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妈妈永远是最末位的。

于是,如果一个母亲在情感上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疼爱,当母亲有了儿子,她便将自己对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爱所吞没,于是便有抗争,抗争的结果是,将逃离妈妈的欲望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

所以,在大部分的亲密关系里,如果母子关系融洽,且分离适当的话,孩子的亲密关系还是比较温和和充满爱的,若是母子关系紧张,甚至处于时刻控制,就会有“妈宝男”得模式,成长过程中的分离工作没有完成,让孩子成了自私和没有自由之人,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所以,正如文中讲到: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

现在的我们对于孩子的重视只是浮于表层,从未深入内里,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和理解问题,更不会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权利和空间,于是,爱与自由成了最后的阻碍。

相关文章

  • 我们都错了

    【0612读书感悟】2183-小米 【书名】《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 武志红 【金句】 001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

  • 我们都错了

    胡绅和妻子结婚五年,一直没要孩子,年轻的时候,妻子想享受二人世界,怕孩子成为负担,没有要,胡绅尊重妻子,安慰盼孙心...

  • 其实我们都错了

    0-3岁,幸福的基础就是安全感。可是很多妈妈对安全感的误解太大,要么就认为“出生就锻炼独立性”,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

  • 原来我们都错了

    “所谓做生意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并不是要获取利润,而是获取人心。获取人心,获得人心才是做生意,到了那时候金钱...

  • 其实我们都错了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王安石 就思想内容而言,个人觉得有了玄机出的几部动画,就用不着再追着看日本...

  • 我们好像都错了

    为什么自己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什么自己总是不相信自己,为什么坏情绪总是这么反反复复,为什么自己还是一点能力都没有...

  • 原来我们都错了

  • 其实我们都错了

    很多的时候,我们自己明明做的非常好,但是却也总是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总是想要听到别人口中对我们自己的评价。 我们总是...

  • 奶奶,我们都错了

    最近追剧《知否知否》,感人的祖孙情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明兰出嫁时,祖母不舍,跑过去拉住明兰,一句声泪俱下“好好...

  • 我们都错了吗

    与你总是相遇在某个咖啡店,我习惯一人坐在窗边的桌。而你喜欢独自坐在斜对面的角落。不经意间,我们会不小心彼此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错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kd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