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
我的战友平是一位国企的高管,2020年春节前夕,我和妻子到北京接从荷兰留学回国过年的儿子。我和平相约在北京见面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定在永安里附近他们的企业总部见面。
战友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繁忙,我们彼此之间见面的机会少了,平时联系的也不是很多,但彼此的战友情份却随着岁月的流淌和内心那份无法复制的青春记忆而逾加浓烈和深厚了……
见到了战友平,儿子略显的兴奋些,我们在餐桌上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国内外的趣闻,时事的看法,以及我们战友们逝去的时光。在跳跃式的话题中充溢着战友平对晚辈的教诲和激励,我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也默然地回忆着我们的往事,平和我对视了一下,对儿子说:你们的条件多好!,能出国学习,增长才具。我们年青时是在“野地”中渡过的……
“野地”在我们战友的字典中就是那片辽阔的草原和戈壁,是一座座高耸边关的哨所和一群稚嫩却也充满理想的士兵们的故事和过往……
我在想,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一群年青人被聚集在那片即荒芜而又广阔的“野地”上,从中能走出象平这样有了一番事业成功的人也为数不多,是什么力量和命运在与他助力和前行……
新兵训练结束不久,他被选拔派到北京士官学校进修。
上世纪八十年代, 五月的北京站熙熙攘攘的广场上,一个新兵,带着大号的棉军帽,时常用手抬起棉帽才能看的更远些,穿着没洗几水,满是新绿的軍装,背着背包拎着深绿战备包等待接站的那一刻到今天我们坐在北京二环内一座矗立的大厦中,谈笑风生说着从前,语重心长地启发着晚辈,真是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平的努力和成功起点在那片我们战斗过的“野地”,这所“野地”大学所赋予我们的执着与刚强,独立与思辩,不屈与不弃,情怀与真诚,勇敢与善良,坚持与好学,无不是我们每个人前行的动力和座右铭。
我又想起平的母亲和我聊天时的一句话,“这孩子,从小就仁义,从来不争不抢……”
我和妻子领着儿子和平告别后,驾车行驶在车水马龙的长安大街上,两边林立的高楼掠过我们的眼前,我想起了那无际的“野地”和那条长长的通往远方的集二线铁路的道轨……
命运的脚步从不停留,也不刻意在等着谁……
我对儿子说:“今天是你的生日,记住这顿最励志的午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