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有大新闻发生,面对此景,身为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我却焦虑不堪......不知如何从混乱纷杂的信息中抓住能引发爆点的段落,从而写一篇点击量超高的文章。
其实,不止最近才这样,入行以来一直不懂如何“从容”面对信息轰炸,大家各执一词,都讲的很有道理,我要在这件事情中充当怎样的角色,发表哪种看法,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当一名合格的“小编”呢?
最近在学游泳,感觉受益颇多,那些游泳教会我的事,现在一一道来。
(一)换气VS追热点
游泳初学者面临最严峻的考验,莫过于换气这一步了。
抬头身体就会下沉,不抬头又游不了长距离,必须学会的换气不是用一些重复死板的动作就能马上学会,更重要的是在危急时刻保持前进。
呛水的滋味一定不好受,可学不会换气就无法前进,抬头的一瞬间,身体迅速下沉,必须马上完成换气、蹬腿、保证人重新浮起来并往前划水。
这一刻的感受,和面临复杂信息时的情形一样,在凌乱的环境中需要快速的反应,是游泳初学者需要做到的,也是一名媒体从业者需要做到的。
站在媒体从业者的角度,不得不面临大批量信息的涌入,这和学游泳的人一定要跨过换气这个过程一样。这很难受,身在旋涡之中,周围的一切却与我无关。
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里写道:“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认同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当所有的信息涌入时,媒体从业者无法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而需要快速从中获取最有效的信息,拼接出时间线,分辨事实和评论,用自己的专业去讲述这件事,发表观点,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或者至少帮助大家认清事实这是一个新闻人的专业。
游泳换气时,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抬头划手并吸气,要求快准狠;低头蹬腿使人上浮,保证自己不被重力拽进水底,同时要憋住气;接下来用标准动作往前划水让自己前进;再进行下一步动作换气......会游泳的人可以把这些动作训练到游刃有余,而初学者可能第一步就是问题。
(二)越是关注自身,离危险就越近
害怕新闻的出现,究竟是害怕新闻本身,还是怕自己面对新闻事件的哑口无言?
新闻本身不可怕,没话说才可怕,但真的存在没话说的情况吗?
《圆桌派》曾讨论过这个问题,有学生问梁文道:“您从事这个行业,没灵感了怎么办?”
道长回答他:“在这个行业工作,如果还靠灵感来写作,那就完蛋了。”
这也正是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已经在旋涡中,还等着突然的顿悟学会游泳吗?那只能等死了。
身为媒体从业者,不可能靠着灵感工作,当一个新闻热点出现,必须立马去梳理细节脉络以及各方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再传达给读者,这样的流程不靠灵感完成。
越是关注自身,思考太多万一沉下去怎么办,我憋不住气怎么办这类问题,换气这个过程就变得越发艰难。
回到新闻事件,需要做的就是关注新闻本身而已,写清楚这件事以及想告知读者的观点就够了,中心思想和写文逻辑才是第一位。
换气时其实不必想别的,只需要完成目标,保持呼吸顺畅并前进就够了,而这个结果需要动作完成,关注动作本身就好了。
那些游泳教会我的事还很多,如何克服恐水症?如何顺利前进......都是可以写的话题,之后会开篇继续写的!
关注葡萄,最新的想法讲给你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