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写了一首诗,诗人惨遭杀身之祸,你说值不值?

写了一首诗,诗人惨遭杀身之祸,你说值不值?

作者: 舒芯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7:50 被阅读2次

从古至今,祸从口出的案例屡见不鲜。唐朝诗人文采风流,多少人因诗文而得名,也因诗文而惹祸上身!

之前,小编写了3篇文章,《因为这首诗,孟浩然断送仕途,世人称其为“得意之作,失意之诗”》、《刘禹锡写了一首诗,被贬谪十四年,你说冤不冤?》、《刘禹锡因一首诗被贬14年,返京后又写了一首诗,这次是福是祸?》,和朋友们分享了孟浩然、刘禹锡的诗。

因为诗歌,孟浩然断送仕途,刘禹锡惨遭贬谪,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罢相》(一题作《罢相作》),却为诗人带来杀身之祸。

罢相

——李适之(唐代)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李适之(694 -747年),唐朝皇室后裔,天宝元年(742年)担任左相。入相前长期担任刺史、都督的州职,是一位“以强干见称”的能臣干员。

他性情简率,待人随和,公私分明。担任左相五年中,他和奸臣李林甫“争权不协”,而与清流名臣韩朝宗、韦坚等交好。当他的好友韦坚等人先后被李林甫诬陷而获罪,他内心充满不安。天宝五年(746年),李适之被免去左相职务,担任闲职太子少保,失落的同时,也感到高兴而庆幸,“遽命亲故欢会”,并写了这首诗。

《罢相》语言曲折,使用了反语、俚语和双关语,充满了讽刺意味。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我的相职一罢免,给有才能的人让了路,皇帝高兴,我也高兴自己能够尽情喝酒了。罢相之举,本来是诗人躲避政治斗争,明哲保身,如果在诗歌中直接表达远离祸患的庆幸喜乐之情,肯定更加得罪李林甫,所以,诗人用隐喻曲折表达。

“避贤”意思是给有才能的人让路。“圣”即圣人,一是指当今皇帝,二是指酒(典故中称清酒为“圣人”)。“乐圣”一语双关,皇帝乐意,而自己也爱喝酒(李适之喜欢喝酒,“饮酒一斗不乱”)。诗人有苦难言,将惧奸说成“避贤”,误国说成“乐圣”,反话正说,曲折双关,但是,知情人一读便能明白。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想问问昔日的宾客,今天会有几个来?这两句较为口语化,问宾客来赴宴的情况。诗人热情好客,“夜则宴赏”,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诗人被当朝权贵李林甫碾压,相位被免,竟然还设宴庆祝罢相,宴请之事就是异常之举了,能来赴宴的更是不寻常之人。

诗人宴请的人都是老朋友、坐上宾客,大家都是知情人,赴宴不再是简单的行为,而是政治立场的体现,来赴宴可能得罪李林甫,赴宴也是考验,考验人心与情谊。

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宴请的真实原因,对上两句曲折表达的有力补充。

这首诗语言直白,有打油诗的格调,杜甫称道李适之“衔杯乐圣称避贤”,谓为知音。由于这首诗,李林甫诬告李适之与韦坚等人勾结。韦坚被流放临封(在今广州),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

天宝六年(747年),御史罗希奭奉李林甫之命,将韦坚、裴敦复等人杀害于贬所。一时间,各地官员闻听罗希奭之名,无不惊恐万分。不久,罗希奭前往宜春,李适之服毒自尽。

因为一首诗,诗人惹来杀身之祸,你说值不值?

舒芯  180612064    

齐悦梦想社群

相关文章

  • 写了一首诗,诗人惨遭杀身之祸,你说值不值?

    从古至今,祸从口出的案例屡见不鲜。唐朝诗人文采风流,多少人因诗文而得名,也因诗文而惹祸上身! 之前,小编写了3篇文...

  • 写诗

    我写了一首诗 拿给师爷看 他说这不是诗 你才是诗

  • 读李炯的诗《谢鹤仁的麦子》

    【牧哥读诗】 为“麦子们”写了一首诗 ——读李炯的诗《谢鹤仁的麦子》 文/牧哥 诗人写诗人,是诗人间的事,...

  • 风景谈|| 送人游吴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 是一首我很喜欢的诗歌,题目中的 就是苏州。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要去苏州一游,诗人写了这首诗相送,...

  • 如果我是一个诗人

    如果我是一个诗人 你正在读一首诗 而我不是一个诗人 你正在读的却不是一首诗

  • 狼来了!

    这几天在看唐史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叫张祜的诗人,这个人写了两首诗,一首诗是说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有染,另一首是说...

  • 还好找到你

    你说诗人的第一首诗一般都是情诗,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诗人,我只知道我的唯一一首诗是你。 我向你投去目光,你对我回眸一...

  • 今日份练字打卡—北青萝

    《北青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写了诗人寻访僧人之事,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诗人黄昏时...

  • 诗歌人生:豪逸的李白

    人生若诗。 一首诗,书写一种心境;一首诗表达一种情怀;一首诗,说透人生的真谛…… 最豪的诗人李白...

  • 第19篇:这位诗人存诗六首,但仅凭一首《凉州词》就能问鼎诗坛

    作为一个诗人,不在于写出多少首诗,关键在于写了几首后人背得出的诗。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一首诗,那就是《春江花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了一首诗,诗人惨遭杀身之祸,你说值不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yp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