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窑:传承斗彩500年
观众朋友,青花、颜色釉、玲珑、珐琅彩、粉彩、斗彩……在景德镇漫长而浩瀚的陶瓷历史里有着数不胜数的艺术瑰宝,代代传承的制瓷技艺与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是这座城市与世界对话最具分量的筹码;从今天开始,《昌南对话》推出“为匠人喝采 向手作致敬”系列访谈,带您领略匠人手艺的巧夺天工,寻觅陶瓷手作的工艺密码,今天推出的是第一篇:斗彩的故事。那么,斗彩有何历史?它承载了怎样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在当代发展如何?是否有所创新?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甄别好的斗彩作品?今天我们就邀请到景德镇官窑瓷画院院长、“崔公窑”传承人崔可辉先生座客节目,来聊一聊斗彩的故事。


嘉宾:
崔可辉,1962年生于江西景德镇,景德镇官窑瓷画院院长,“崔公窑”传承人,联合国文化总署上海陶艺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河南工程学院客座教授,高级陶瓷美术师,高级艺术品鉴定师,中国陶瓷学会仿古专业委员会专家学术顾问,上海厚德堂瓷友研究会会长,上海收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秦书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中国与海外》艺术总监。

斗彩,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它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在斗彩工艺中,最为出名的要数成化斗彩鸡缸杯,它曾在2014年的苏富比拍卖上拍出2.81亿港币的天价,这也让斗彩鸡缸杯成为了景德镇陶瓷里的明星单品。除明代成化斗彩外,清朝雍正时期的斗彩也独具特色,是现代人追逐的瓷器尚品。
【崔公窑斗彩作品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