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我正在给女儿讲李时珍怎样寻找曼陀罗花,妻子插进来,要念一个笑话,女儿被吸引过去。
结论1:和废人在一起,极容易变成废人。
结论2:根据奶头乐理论,如果一个人长时间被快乐所误导,不再愿意吃苦,这个人就废掉了。
场景二
妻子、岳母、侄女正在玩扑克,岳母有事,抽身离开,妻子让正复习备考的女儿上场挡一阵子,女儿搁不住劝,不情不愿地加进去,一上就是两小时。
结论3:当环境氛围以休闲娱乐为主时,置身其中很难选择逆行向上。
结论4:一傅众咻,技艺便难以精进,不可避免滑落。(雷海为雷人!)
场景三
一同事的妻子早上打开电视机,发现没有信号,便不停地抱怨。同事请来师傅,修好电视,女人还在抱怨。
结论5:当我们开始抱怨环境不好,家人太乏时,我们便丧失掉了上进的动力。
结论6:抱怨不能改变什么,却会损害行动力。
场景四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女干警芮小丹被抢匪炸断双腿、严重毁容,在援兵到来之时,选择自杀。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道》却将自杀改为牺牲!
结论7:如果一个人不被天良激发,丧失掉英雄主义精神,失落对审美和理想爱情的追求,便极容易沦为废材。(想到武汉志愿者汪勇)
结论8:编剧的改易反映了一种平庸的人生观,平庸的三观只能导致平庸的人生!(想到周洪的《我平庸我快乐》)
场景五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在修女学校接受教育,学得一些精致的艺术,如绘画、钢琴、文学、着装等,却唯独没有学会劳动技能。当欲望的野马放纵奔跑,却不能凭劳动挣来足够的草料时,只能力竭身死。爱玛沉陷在奢华和肉欲的享乐中不能自拔,在债主的胁迫下选择服毒自杀。
结论9:依附的人生难以活出人生的精彩,更难实现生命的升华。(想到《致橡树》)
结论10:虚幻的享乐不能带来真实的满足,却能真切地毁掉一个人。(想到《红楼梦》中的贾瑞)
场景六
李时珍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痛感以往医书错谬太多,害人不浅,决意重修本草。可当朝的嘉靖皇帝迷恋金丹,轻贱药草,太医院也投其所好,对李时珍的计划冷嘲热讽。李时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凭一己之力,发动家人,利用学徒,集合民间的力量,历27年终于修成《本草纲目》这一旷世巨著。
结论11:没有救民济世之心,没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没有追求卓越和不朽的抱负,断难有伟大坚韧的行动!(想到《沁园春•长沙》)
结论12:战胜挫折的勇毅之人堪为强者、英雄和伟人,被挫折和逆境打倒的人成为废材!(想起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起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场景七
柳智宇两夺奥数金牌,却因为眼疾和身体不好难以为继,北大毕业后选择出家,后考取三级心理咨询师执照,重返红尘。
结论13:没有强健的体魄作支撑,天才少年也难成正果。
结论14:没有持续的努力,便没有一流的成果。
场景八
疫情严峻,寒假被拉伸到春天。女儿每天起床很晚。我教训女儿:早起是自律的标志。合理安排时间才有生命的高效能。子时睡着3分钟,相当于其它时间睡4个小时,午时睡着1分钟,相当于其它时间睡2小时。
结论15:放纵是变废的通途,自律是励志的捷径。
结论16:荒废时间必然荒废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