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的秋雨,让人感觉冬天仿佛就在眼前。回忆记忆中往年脱下夏日的裙装,至少也得等到国庆以后。果然,今天早上去给父亲买《参考消息》的时候,也在长裙里加了一条长裤,穿上薄一点的毛衣外套。短短几十分钟,回来已是灿烂的阳光铺满一地。从厨房隔着的纱窗,也能看到空中的白云朵朵。看来秋装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能穿上,咋暖还寒的时刻,最难将息。

9月15日的金牛作协的活动中,遇见了好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热衷文学创作的文友。三十年过去了,有的已经是金牛作协的副会长,还有的创作了即将出版的“金牛三部曲”之《大唐天回》。谁说时光如流水,对执著者来说,时光留下了他们勤奋的身影,作品留下了他们睿智的才情。而我的时光定格在九十年代,曾经写就的文章,找不到踪影,只有记忆中单调的名字。
金牛作协主席杨君伟,在活动中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写“金牛情怀”。我从小生长在成华区,长大了又工作生活在成华区,对金牛区了解不多。杨主席说要围绕金牛区写,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我的婆家,曾经正好住在金牛区的城隍庙。
当时儿子11岁的时候,因为买了一个学习机,用了不到半个月就坏了。他自己悄悄拿了收据、保修单,和学习机,就去找商家。商家说你再补点钱,我就给你换一台。儿子说上面写了保修,我为什么要补钱,商家就把他轰走了。他走到电梯口,看到金牛区消协的警示:消费者,当你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请拨打电话。儿子快速记下了电话号码,立刻跑到街对面的奶奶家,拨打了消协的电话,进行投诉,消协的工作人员说你来办公室处理吧。
儿子去了以后,消协工作人员,就让他填了满满一张情况说明。后来消协的书记过来,看到后就问:这个小孩是谁?工作人员说是投诉的消费者。书记诧异了,问明了情况,孩子的确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来进行投诉的。他们立刻带孩子去找商家进行解决。而商家得知消息后,早已经关门不知去向,商场的领导知道后,就代商家先进行了80元的原款退还。可是,儿子却说他不想要钱,还是想要一台学习机。在商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儿子只花了60元钱,又买了一台从来没有出过问题的学习机。
成都电视台得知这一情况后,“天天早报”新闻栏目的工作人员,也随即赶到,进行了采访。法律专家说:在当时,一个11岁的消费者知道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在四川是首例,在全国也是罕见。第二天,所有的朋友,甚至连远在湖南汝城的亲朋好友都打来电话,夸孩子有自我保护意识。当别人每每问及儿子,当时为什么会去找到消协投诉时,他总自豪地说:“是我社会老师告诉我的。”然后,不等别人再问,就迫不及待地说:“我的社会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卢老师!”的确,当时儿子和我一个学校,我除了教本班语文兼班主任外,还教本班和其他班的《社会》课,儿子班就是其中要教的班级。他之所以有如此行为,就是我们刚学过的一课《买东西的学问》。
在消费者权益得到完全保护的今天,很难想象当时要维护消费者自身的利益,是多么不容易啊!回想起这件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金牛消协有关的陈年往事。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就金牛消协积极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这件事来说,的确是值得消费者欣慰的。
二十一年过去了,要还原这件事情,真的还有些困难。不过,毕竟拉近了我与金牛区的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