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1979年的秋天。
按照惯例,一般学校都统一是8月31日报名注册,9月1日正式开学。
父亲又满怀希望,用自行车把我送到镇上的中学校继续高中学习。
我自己也是非常高兴,又能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涯。
在休学在家的大半年里,实际上是荒废了自己的学业。除了受伤养病,参加生产队劳动挣那每天6分的公分,当时生产队的公分设置是,全壮男劳动力是每天出勤10分,妇女全劳力出勤一天是8分,未成年也就是18岁以下包括老年男女等出勤一天6分。并没有继续学习。
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家长都忙忙碌碌。首先,排队,在班主任处登记入册。再到后勤处排队缴费领取饭票。城市的有粮票的同学可以直接领取饭票。农村的没有粮票带米上学的,将大米过秤称重,凭称重单据再缴费领取饭菜票。后勤老师安排宿舍床位。我们把脸盆放床下,毛巾挂在床头的拉扯的绳子上。床上只有稻草草帘或者说草垫,铺上草席,算是完成了入学手续。
那时的学生宿舍,就是一个大的教室,里面有二十多张上下床,可住四十多个同学。由于我是休学再入学的,可能是学校没有计划我的,没有我单独的床位。学校把我安排到同班同桌的李姓同学一起,同住一个上下床的下床位。说实话,那一年我们都还十五六岁,两个人住一张床位确实有点拥挤。还好,很快就到了冬天,两个人挤一张床还不冷,也没有感觉到很不适应。就这样住了一个学期。
往年的高中都是录取两个班。但当年解散了周边公社高中,区中学扩招高中。高中一年级共录取了四个班,含周边三个公社的,共有一百多人,自然上学人员比往年多了一倍。
就这样,我休学在家接近一年以后,重新回到区中学继续高中学习。
开学第一天自然是开学典礼。今年的开学典礼格外不同,除了正常的开学典礼程序以外,学校安排了当年考上大学的同学做报告,并进行了嘉奖。
当年区(乡)中学高中毕业的同学也很真气,有三个同学考上了大学,一个考上了成都工学院,一个考上四川农业大学,一个考上了四川师范学院。这对乡镇中学来讲,确实是值得庆祝的。通过这次不一样的开学典礼。在校的同学们对未来也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这时的自己和一年前的我已经大不相同。想起这过去的一年,酸甜苦辣都已经历。但是,目标很明确,无论如何也要考上学校,不论是中专还是大学,跳出农村是唯一的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