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断舍离》有感

读《断舍离》有感

作者: 品酒师张晓丽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11:51 被阅读0次

第一,断舍离是什么,它能给人带来怎样的变化?

第二,我们为什么会舍不得扔东西?

第三,如何断舍离?

金句: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用来使用的,而是要进入更高的阶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理解了拥有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珍惜物品的心情。

在面对一大堆物品,不知道该怎么分类,毫无头绪的时候,可以按照三分法。必需品,备用品和没用品进行分类,如果已经淘汰了,没用的物品,这个时候就只剩下。必需品和备用物品。

笔记:

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把焦点放到物品上,更重视方法和工具。比如家里有多少物品都没关系,只要用盒子装起来就可以;再比如,有多少物品都要想办法展示出来;而断舍离则以人为主,帮助我们探索: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最终真正喜欢上自己。

断舍离是什么?

想记住断舍离的概念,一个公式就足够。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从现有物品中做减法,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

但是,是不是少买东西,不敢轻易买东西就是做到断了呢?多淘汰旧物品就是做到舍了呢?其实,断舍离并不是倡导人们去过朴素、贫乏的生活,它还包含了一层重要的意义:升级。

所谓升级,是重新思考你和物品的关系,站在更高水准,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当你使用精挑细选的,非常喜爱的东西时,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拿来用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不断舍离会怎样?

首先,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会产生心情废气。在便秘的时候,病菌会不断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被肠道再次吸收,而后扩散到身体各个部位,引起不适。换句话说,房间里满是破烂,就会释放出影响心情的废气,让你不知不觉间陷入慢性中毒。第二,环境中会产生灰尘垃圾,因为到处都是不喜欢的东西,你根本不愿意擦拭和保养,时间长了肯定会覆盖很多灰尘、霉菌、螨虫;第三,影响你的运气。因为杂物堵塞了运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原本可能会有好运接近你,可能被杂乱挡在门外。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接近与中国的风水学说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人生的种种苦恼,往往混杂在对物品的执着中。

实践了断舍离之后,会对人生带来什么改变呢?

首先,时间变充裕了,减少杂物之后,人能够生活在舒适、有序的环境中,日常维护物品的压力自然减轻,家务活变得简单轻松。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高质量的陪伴家人。

其次,可以提升你的内在能量,在好的空间里,人与环境相处变得更加和谐,从情绪上远离负面能量,多了正向力量,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愉快、自在。做事效率更高,更加从容,甚至可以激发更多创作的灵感。

最后,通过限制物品总量,学会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会真正使用的物品,自然提升了品位。

我们为什么舍不得扔东西?

作者提出,有三类人会舍不得丢弃物品。

第一类,他们可能是逃避现实的人。因为怕麻烦,不想面对烦心事,但是今天轻松图省事的人,将来都会绊倒在往日的不作为上。

第二类,他们可能是执着过去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现实。因为每件物品都携带情感和回忆,物品等于复杂的个人历史。过去太美好,不愿意舍弃;过去很灰暗,舍弃的时候会痛苦,也会重新提醒自己曾经的失败。

最后一类是担忧未来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淘汰了物品,结果后来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所以总是担心。最后一类人群比例的最高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只属于某一类型,很可能有人是三合一。

那么,作者倡导我们丢掉什么东西呢?

第一类是不用的东西,总想着有一天要物尽其用,但压根这一天不会来到。第二类是还在用,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往往只是随便用用,但并不喜欢。第三类是充满回忆的东西,它们身上承载了强大的能量和气场。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断舍离呢?

第一,任何时候,都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做决定。

要过上以人为主导,而不是以物品为主导的人生。也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要以我和事物的关系为出发点。必须只考虑当下的我。

第二,要学会宽恕自己,宽恕他人。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我们买回了物品,但没有使用,这等于背弃了当时购买时的承诺,所以很容易产生愧疚感,甚至产生挫败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决策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这时候要告诉自己,迟迟不处理堆积的杂物,还要经常看到它们,这等于对自己持续不断的负面评判和内心惩罚。

第三,突破“不配得”心理,不将就。

什么是“不配得”心理呢?如果平时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不喜欢、不需要的事物中,也就是经常处在“将就、凑合”的状态,那么你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配不上更好的”。

断舍离的实用行动方法

第一,筛选物品时,标准尽可能简单,舍弃物品时要有仪式感。

第二,个性化安排整理时间,根据能利用的时间段安排整理行动。

第三,收纳时可以参考7、5、1原则和三自原则。

人生往往得到越多越复杂,其实快乐不过很简单。离开的人,过去的事,用不着的物品,我们只需要默默祝福就好!如果没有世界,遗忘就好!活在简单的当下里,此刻你就最简单!

相关文章

  • 雪花体·断舍离

    ——读简叔极简的断舍离访谈有感 《雪花体·断舍离》 ——读简叔极简的断舍离有感 文/闻丁 断一个入口 舍一身...

  • 初读断舍离有感

    初读断舍离有感 首先,自我检讨,因为书没有读完。初读这本书,就像给你面对面聊天的感觉,慢慢引入主题,断、舍、离,就...

  • 学习“断舍离” ——读《断舍离》有感

    前段时间,在微信公号里经常看到“断舍离”的字样,朋友圈也一度非常盛行断舍离。 我今天读了十几页原著《断舍离》,感觉...

  • 读《断舍离》有感

    书上说: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这是一种动禅。 而我却是先有了心灵的变化,而后开始行动的。...

  • 读《断舍离》有感

    与整理收纳不一样的是:整理收纳是对物品的管理;断舍离是对自己的觉察和管理。通过对当下我与物品的相称、筛选,塑造自我...

  • 读《断 舍 离》有感

    昨日,走进图书馆,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本《断 舍 离》,曾经看到过有人把它列入女士必读的十大图书之一,好奇...

  • 读《断 舍 离》有感

    《断舍离》这本书读完过去两天了,这两天,我试着按照书里说的,开始收拾我的房间。 这次,是收拾,而不是整理...

  • 读《断舍离》有感

    书如其名,这本书不大,也不厚,只11万多字,不到200页。近年来,有两个词非常流行,一个是“极简主义”,另一个是日...

  • 读《断舍离》有感

    最近在了解整理师行业,自然而然的会看系列相关之《断舍离》这本书。本书作者山下英子写到自己的工作就是建议,协助客户重...

  • 读断舍离有感

    读了断舍离让我知道了生活中的断舍离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事情,只有做到不迷恋物质,舍掉当下用不着的废旧东西,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断舍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pf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