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这一期,和大家在群里交流的实在还不多,感谢大家不弃,就在这里跟着感觉多聊聊。
不自作聪明的女人最幸福
第一篇当然是读烨的文章《妈妈头上着火了》。
从第一次心得分享开始,我直觉里一直有个模糊的印象,觉得烨是个幸福的女人。至于是什么样的特质决定了她的命运,我也不知道。直到看到这次的作业,我才发现,原来这种好运气得益于“一直觉得自己笨,而且很多时候控制不了的情绪时觉得自己没有能力”。
当然我不否认她文中描述的生活点滴也许真的让她抓狂无助,但这篇文章触动我的是她面对学业面对工作面对为人妻为人母的种种,她的自动化处理系统的那份自己无意识的谦卑,这是我们养女儿的家庭一定要从小给女儿灌输到骨髓里成为她自动化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这就是女人幸福的基因之一。
当一个女人认为自己不聪明,她就会更努力,择偶时对对方有期待,而不是天真的认为真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有自己就足够了。同时她还会敏感的关注着孩子们的聪明不聪明,这种关注本身就使她成为用心的母亲。最重要的是,她在孩子的童年用行动把一个东西导入孩子们的潜意识里面,那就是一个不够聪明的人怎样在这世上幸福过一生。这将成为孩子们长大成人后的幸福保障,即是做一个平常人,也有足够的安全感。这种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胜过烨所说的那些道理的影响。
所以,很好啊!大方向完美,剩下的小问题很简单了。本周我讲情绪。

你们愿意接受我残疾的战友吗
读小熊维尼的文章,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
一场残酷的战争结束了,一对老夫妻收到即将从战场上归来的儿子的信,儿子说,他有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战友,重度残疾并且无家可归,父母是否同意战友跟随他一同回家并长期住下来。老夫妻马上给儿子回信,理性分析了他的战友将给他们带来的麻烦种种,拒绝儿子带战友回来。不久,他们收到了儿子自杀的消息,原来,那个重度残疾的战友就是儿子自己,他因为担心自己给家庭带来麻烦,而对余生犹豫彷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光明的自己在拖着另一个残缺的自己共度余生。荣格还有一句话,大意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向,不是变得更完美,而是可以和自己的阴暗面相处。很多老师,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由于在教书之外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所以必然将自己的光明面充分发挥以影响和唤醒学生。同时,一个懂得那些光明面只是自己的一部分的教师,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允许自己的不完美,才有可能允许身边人的不完美,比如孩子。所以,“向着光,坚定前行”是对的,那“光”的名字不是完美,而是完整。是接受,是接受本来的样子,接受自己的做不到,接受孩子的做不到。
文如春光
佳的这篇文章读来清澈而涌动,所述实修进展,也令我精神振奋。尤其是父亲放鞭炮那一段,简直是天生的治疗师:
“ 说到潜意识,今年元宵节我爸爸还做了件有趣的事情,也和潜意识有关吧。他带着我家孩子,在放鞭炮时上面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懒惰,发怒等等字样,告诉说这个可以和鞭炮一样烟消云散。孩子这两天有时犯懒时,也会自己嘟囔这个典故来提醒自己,我也会苟同的暗暗发笑。”
佳提到一个问题很值得探讨:情绪是压抑下去了还是控制住了呢?只要我们看到并允许它存在,就不算压抑下去了。下次有类似的情绪被你调伏了,你可以回身把它写在一个小纸条上,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一幅小画几个符号都行,你觉得能代表你的那个情绪就行,然后找机会放马桶里冲走也是不错的选择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