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的晚间,我出门散步,去了常去的街角小广场。立春已过,晚间的寒意稍微减退了一些。
光线昏暗,小广场上只有两三个人影。寒风不时袭到脸上,提醒着人们冬的余威不可小觑。
我在小广场里绕圈走,一个妇女在西南角的健身器材上做拉伸运动。两个中年男人在小广场的东北角站着说了一会儿话,很快离开了。
远远近近偶有零星的鞭炮“噼啪”声打破了夜空的寂静,或是一片黄亮的烟花在两座高楼之间的夜空中绚丽绽放,向人们展示着年的余韵。
小广场的东南角边缘处,不知何人把燃放完的烟花筒随意丢弃在地上。红色塑料袋里装了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烟花筒,旁边地上静静躺着一个像玩具枪的“大家伙”。凑近仔细一看,外皮上赫然写着“战狼加特林”,旁边草地上还斜插着三个,朝向天空的烟筒里一个个密密排着的小筒眼已经空空如也。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加特林烟花。我饶有兴致地察看着。这做得也太像那么一回事了吧!上面还有一条黑带子,便于威风凛凛地背着。不仔细看的话,真的会误以为是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更有意思的是,外皮居然是深绿色和白色交织的迷彩图案,长一米左右,筒的直径约十厘米粗,长长的尖头。
我想象着,孩子看到这样的烟花该喜欢疯了吧!背着四个加特林烟花,真是威风得不得了啊!在家长的看护下燃放时,画面也是蔚为壮观吧!
我试着拔起插在草地上的一个加特林烟花筒,孰料插得很牢固,费了一些劲才拔出来。
小广场西北角处的垃圾箱旁,也堆放着一些燃放完的烟花筒,里面也有一个加特林烟花。我拿起来看看,这个加特林要细一点,外皮是橙色和红色交织的图案,低调地写着“加特林烟花”,没有便于背着的黑带子。
约莫近九点了,我向南走去,决定绕回家。沿着路边走了不多远,就看到夜色中一辆三轮车停在马路边。车斗里装着纸壳,还有一只白色的小泡沫箱。一位衣着单薄的大爷从我的身边走过去,向着马路西边的一家店门口走去。
他要干什么呀?我有些好奇,就停下了脚步站着看。过了一会儿,他拿了一个纸箱子走了过来,走到三轮车旁撕完边角又放在脚下踩平,然后放到车上。
我不禁暗暗佩服他真是好眼力,他在马路上骑着三轮车,在夜色中,昏暗的灯光下,竟然能瞅到十多米远处店门口丢弃的纸箱。刚才我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发现那儿有个纸箱啊!
看得出,他这是一路从南来,在寒夜里一路捡着破烂要回家去。这可是大年初六啊!年味还未散尽,他却早已奔波在谋生的路上。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从家里出来的,更不清楚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他一米五多点的个头,脸很瘦,背微驼着,戴的帽子,穿的衣服,一看就是罕见的老式的。外套的扣子并没有一直扣到脖子底下,两个扣子没扣,敞着衣领,里面好像是穿了一件旧棉袄。
车斗里装的捡来的纸壳疏疏朗朗的,似乎他的收获并不多。
看他忙活完了,打算推车离开,我忍不住叫他:“师傅!”他停下了等着我,不知我要干什么。
我急急地对他说:“北面的小广场里有燃放完的烟花筒扔在地上,你去看看吧!东南角上有一堆,西北角垃圾箱旁的地上也有一堆,你转着圈找找吧!离这儿不远!”他答应了一声就骑上车向北而去,我则向南走去。
一路走回家,到家已经九点半多了。路旁的店,大多关着门,只有少数的店开着门营业。灯光炫目,一派繁华。那位拾荒的大爷不知是否回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