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一种天然的想自我向上的态度背后,我常常会有一些挫败感。
会因为忙碌于工作而无法深切的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而心生颓然。
会因为要应付生计,而少了很多陪伴父母,耐心地关心他们,而觉得自己努力不够;
会因为日复一日都在寻找财务安全感中,而不能很好地体会生命的种种经历,心中充满种种寂寥。
体验生命,是需要足够的感性和沉浸的,因为需要更多理性对待工作,生活中不断扑面而来的问题。
会因为自己好像走的路虽然正确,却越走越窄而迷惑,但是清醒过来,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似乎并没有错,只是成绩太差,成效又慢。
这时候就会有一种挫败感。
甚至会想,会不会人生就是这样一场又一场的忙碌中,悄然磨耗了生命,热情与自由。
会深深明白,书里写到的"一种深深的寂寥与孤独",并非无人同行,也不是没有人可以共享心事,而是非常真切地知道:这路,说到底还是自己得自己,走下去繁华与荆棘共存,与人同行,和人诉说,路终究是自己一个个脚印走下去的。
说不清是这三年带来的巨大的突变,还是人在这个阶段必然会产生无力感,总之我越发地觉得人生虚无,既要深刻地过,但是又不能太过刻意,随心就好。
随心与深刻,像是背道而驰,又是一体两面。
要统一共存,不容易,也不知道是否对。
于是常常陷入自我对人生的思索与探究中,日常又总有各种不请自来的磨砺。
当然,思索过后,还是得一步一步又想去,路是自己的,是繁华还是荆棘,只有走下去才知道。
毕竟,我的挫败感仅来自于,我想做自己选择,却不得不选择需要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