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荣的背景是商科硕士,所以很喜欢总结。
原因有二。
第一,总结使人进步,让人可以自我打气,不至于在黑暗的摸索中丧失信心。特别是当你看到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可以拍拍自己的肩膀,为自己加油。
第二,总结让人有目标感。
即使眼下达不成目标,起码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与别人的距离有多少。奋斗起来不至于盲目。
1 2017的初衷
2017年一月加入简书后,整个2017年属于随意写作阶段,现在看回去曾经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的文,青涩稚嫩。
当时写文停留在文散形也散的状态。感觉良好地认为,我喜欢且擅长写散文。谁不知,主要是因为别的文写不来,也还没搞清楚。
当时能写1000字或更多一点的文,已经觉得很了不起,可能还要憋一段时间。长篇小说对我来说就是个梦。但我至少立下了一个旗帜,2019年要完成人生中的第一篇长篇小说。
不得不说,人真的需要旗帜,需要梦想。但是,更需要勇气,信念和坚持。
2017年基本是在我忙碌的工作和工余写点小文中,流逝了。
2018年到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积攒了好多篇少于1000字的短文,题材各异,以小故事和小感悟为主,也尝试着写长篇小说,但既然是盲人摸象,写了头五章,大概5000字,就放弃了,因为头脑一片空白,只知道有个大概想法,如果推进发展故事,很迷茫。现在想想,这种无知无畏也属勇气可嘉。
2 2018的开始
2018年的到来,让我开始认真反思,如何看待写作这件事,如果人生的下半场,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么,我就应该严肃对待。
问题是,该如何严肃对待?
首先,从精神上自我教育,此话怎讲?
我开始对自己,对家人,对好友明确表明,我的理想是成为专业作家。
这个理想目前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属于跨界,属于从零开始,属于天马行空,可如果我们只活一次,为什么不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呢?
父母居然很支持!
他们觉得既然这是我的热爱,就应该不畏艰难地去做。是的,去做。朝着目标努力,即使像蜗牛爬一般慢,也没有关系。最终目标实现不了,也没有关系,我在过程中很开心,就够了。
也许他们真的老了,老了反而想通了。因为年轻的时候,他们更注重的是,我能不能闯出一条路,能不能飞得更远更高。
我那马上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贾斯汀也很支持。支持到,他居然在学校里,机缘巧合下,对自己很喜欢的一个老师说,我妈妈是个作家,她喜欢写文章。哦,对了,那个老师业余也很喜欢写作,也许他认为,我们有共通之处。
作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是身边最亲近的人纷纷站在身后,为我那微弱懵懂的一点能力和发散强大光芒的热情助力加油。
空有想法而不努力,不是我的风格!
我在6月底报名了简书的“更无用的写作课”,开始认真学习写作。6月29日,写下第一篇作业,《创意作业01号》,居然写了1977个字,简直破了个人纪录。阅读量285,10个评论,6个喜欢。
我为什么要写下这些数字?
一个原因是,昨天在复听张鹤老师的《成为小说家》的系列课程时,她在讲解莫泊桑的《项链》这篇小说时讲到,作者用了好几个重要的数字,来突出主题,和帮助树立人物形象,蛮受启发,便照猫画虎地也引用数字来帮助我回顾。
2018年的下半年,开始日更。
我在想,一个自称喜欢写字的人,每天都不写点东西,那还敢自称喜欢写作,想成为作家?只有每天都动笔,每天都练手,语感才能越来越好,尚未说技巧的事。
下笔是越来越流畅了,可技巧呢?方向呢?说好的进步呢?总停留在写1000字内小文的阶段,长篇如何开头?2019年马上要到了!!
3 2019年的爆发
1月4日的时候,我总结了一下,153个粉丝,水平停留在每天的碎碎念,抒发情感信手拈来,可我该如何提高水平呢?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我没意识到自己读得太少!
不去大量阅读名家的作品,我这样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半吊子都算不上的人,凭什么想当作家?光靠梦想吗?那就永远做梦好了。
很幸运的是,我无意间发现了短篇小说读写小组这样一个简书活动。六个月内需要阅读指定书籍,并就每个月的主题来写文章,算是交作业吧。
我的世界一下被打开了。
短篇小说的主编苏小飞给我们开出了书单,介绍了很多好作品给我们这群喜欢写故事的简友学习,揣摩并练笔。
原来,写小说是这么回事!
大师是怎么写的,优秀小说作者是怎么写的,学习组的同学们是怎么写的,我,又是怎么写的。
我像是一个走进大森林里的小女孩,眼睛亮了。森林如此深邃,蕴藏宝藏,我什么都不会,光是看着,用心感受着,闭上眼睛听着,都是美好和欢喜。
越看得多,越知道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就越想多学东西。只有多读多琢磨,自己才能进步。
2019年的头七个月,我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开始动笔了【太平洋吹来微微的风】这个长篇小说,题目是2018年4月就定了的。人生中的处女作,在6月10日写完。从一月开始构思,到最后写完,前后花了五个月。为此,我也按照习惯,写了一篇总结文。文章共742个字,获得16个评论,31个喜欢。
人生中的第二个长篇小说【我没有月亮也没有六便士】紧接着开始动笔。原本想休息一下,转念一想,有什么好休息的,想写就写吧。
四月的时候,又是机缘巧合,我加入了一鸣老师办的中篇小说挑战营。在一鸣老师的帮助下,营里小伙伴们的鼓励下,第一篇长篇小说不至于坑填不上,或者自己写不下去了。相反,好在有这个营,我几乎是以日更的速度,或者最多几天更一章的速度写完了小说。
有人引导有人鼓励,对我至关重要。
这两篇长篇小说的创作过程很有趣,很多时候是人物在推着我往前走。开车的时候,白天工作的时候,人物会跳出我的脑袋,或同我说话或在经历某件事,让我觉得一定要写下来,不写不快。
我笑自己着了魔。
一鸣老师说这种也叫“新手光环”,千万不要让灵感消逝,不知者无畏,勇敢往下写就好了。
也许只有着了魔,才能进入一种神奇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你享受写作的每一个瞬间。
第一篇长篇很幼稚,但是那是我的宝贝,孩再丑,母亲看着都欢喜。第二篇开始,自己能感受到下笔时的不同,会注意很多方面。
举个例子,刚开始写小说时最大的一个挑战是,不知如何结合情节的推动和细节的描写。如果光推动情节,故事缺乏美感和艺术性。如果光注重细节描写,有时情节会很单调,不好看,或者冗长。到我写第二篇长篇的时候,对这个挑战已经有了如何去应对的心得。
今年开始,我时不时看看自己的粉丝有没有增长。虽说在简书写作的人比读者多,虽说我也不是明星或者公众人物,不需要粉丝来肯定自己,但是我有一个理论,粉丝量的增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文笔提高了,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看你写的东西,那不是一件很振奋人心的事吗?
写作这么孤单漫长,有人肯定的感觉棒棒的!
至少,在没有物质变现的鼓励下,精神鼓励让我们多一点对自己的肯定。
好神奇。
在6月28日的时候,我有734个粉丝。

今天是7月28日,我居然有了4648 个粉丝!

他/她们从哪里来?为什么关注我?我其实很好奇。既然没有人告诉我,我便自己分析。
最近很少写其他类型的文章,基本日更长篇小说。那么我猜,关注我的人是想看长篇小说的。
写作的路上,刚刚起步,刚刚找到一点感觉,我停下来,回头看一看,发出一点感叹,毕竟这是一场马拉松,能把内心的感触写下来,与人分享,是一件开心的事。
抬头看看窗外,早晨的太阳已经很热烈地亲吻万物,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周末,定期总结一下,让日复一日的读和写,增添一点颜色和光亮。
甚好。
感谢所有在路上一直为我打气和点赞的朋友,更要感谢给予指点的各位老师,认识的不认识的。那是我的精神面包。
(最后,宣传一下简书谈写作专题的徒步独行主编刚组织的“千钻作者写作打卡班”,如果你至少拥有千钻,喜欢常常写作,并愿意为其他学员点赞评论,一起进步的简友,欢迎参加小组。喜欢写中篇长篇小说的简友,欢迎参加一鸣老师组织的中篇长篇小说写作班,大家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