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很是矛盾。
无论是曾经的媒体人,还是今天的自媒体人,媒体的属性已经在我的身体里生根发芽。这2天,看到了几篇关于“亲历记录”和“真相”的文章,很想破口大骂,但又怕别人嘲笑蹭热点。
但有些话还是不吐不快。
2005年3月29日下午4点左右,我正在好友的办公室里跟她聊着工作。这时,接到了老妈的电话。
我以为这只是和平常老妈打来的无数个电话一样:大概几点回家?是否回家吃饭?
而电话那头却是母亲语无伦次的声音。在反复安抚和确认之后,我大概了解到:母亲接到了华山医院急诊室打来的电话,说正在抢救一位脑中风病人,在病人的手机里找到了这个联系电话。
接完电话的那刻,我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克制。毕竟我曾经是个学医的孩子,在医院工作的那些日子里,经历了太多的危急时刻,已经被训练的很职业了。
我告诉母亲接下来该怎么做,并大致跟好友说了事情的大概状况。从好友看我的目光里,我知道我的脸色很差!
在赶去医院的路上,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是即便如此,接下来的那些日子,仍然是我这辈子度过的最黑暗而又无助的时光。
父亲和朋友在公园游玩时,突发脑中风并出现尿失禁。在被救护车送达医院时还能跟医生沟通,可是等我赶到医院时,他已经失去了意识。
也就是说,你可以呼喊他,和他说话,可父亲却躺在那里,如睡着了一般,不能给你任何的回馈。
更可怕的是:脑外科医生告诉我和妈妈,手术风险极高,大概只有10%的把握。
于是,剩下的时间,我们永远在选择中艰难的摇摆。
3月31日下午,父亲的病情恶化,开始抢救。那些我熟悉的抢救流程和画面,我知道最后的时刻还是来了~
后来我的亲朋好友们纷纷赶来医院,帮助我和母亲处理着父亲的后事。我茫然的看着他们的忙碌,异常冷静还面带微笑。
是的!异常冷静还面带微笑。
所以这一刻,我真的很理解,受害家庭那位妈妈在朋友圈的留言。没有经历过这种苦痛的人,永远无法理解。
所以请闭上你的嘴,无论你是多么的想表达!
此刻,请安静!
这是给他们最好的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