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延参法师国学与传统文化专心念佛
(31)读书笔记 :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得何利益?

(31)读书笔记 :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得何利益?

作者: 光明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10:14 被阅读33次

《略注》读书:

《大经》以「十二光名」广赞阿弥陀佛无量之德。言: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能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笔记:

1、原来《大经》是以“十二光名”广赞阿弥陀佛无量之德。

2、“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遇斯光者”,遇什么光呢?遇弥陀无量之光。无量之光从何而来呢?是凭空而来的吗?不是的,是由称名而来。为何呢?有何经论依据吗?“光明遍照十方众生,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弥陀光明虽然遍照,然而欲得其摄取,众生需伸手接受其摄取,也就是只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三垢消灭”,哪三垢呢?贪嗔痴。是消灭,灭尽。

“身意柔软”,就是色身和心意皆有柔和软适的感受。

(1)、念佛日久之人,心性谦柔,能高能低,能曲能伸。为其例证之一。

(2)、助念往生之人,身体柔软,为其例证之一。

“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行为上积极主动,欢喜踊跃。心行上,善心也被催生。

念佛久久之人,弘法利生,发心高涨,欢喜踊跃,济度众生,爱心善心频频,似无穷无尽,乃由弥陀名号光明久久照耀之故。也为例证。

3、“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三涂极苦之处,乃是受苦之地,果报之地,见此名号光明,皆可以得到苦痛停息的果报,并且不再受苦恼。而且寿终之后,皆蒙解脱,可见之前所说之利益,皆为现世之利益。而寿终之后,亦得所有众生皆蒙解脱的利益。

相关文章

  • (31)读书笔记 :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得何利益?

    《略注》读书: 《大经》以「十二光名」广赞阿弥陀佛无量之德。言: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

  • 遇斯光者,三垢消灭!

    ~《阿弥陀经归宗解》摘选 主讲:净宗法师 ③灭恶生善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 〈135〉【经文】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

    南无阿弥陀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其①有众生遇②斯③光者,...

  • 三行诗-彩虹

    虹桥一束 恰似众生之门 得遇者,即享永恒

  • 先得其地后收民心恐怕只是妄想

    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

  • 孤独地狱

    ”……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 ...

  • 人心和天下

    关键词:得人心者得天下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 风牵蚀心(简介)

    银眸者,百世一遇,稀有难得。其灵力高强,据亲睹者所说,其背有微小莹羽,如同薄纱,额头眉心有蓝色花纹,其眸光如刃,削...

  • 问道

    《问道》 大明日月得其光乎 山高海阔得其势乎 三皇五帝得其位乎 草木一秋失其时乎 鸟兽虫鱼受其方乎 芸芸众生反其复...

  • 白日不到处, 嫩芽探头来。 问其何所能? 也作追光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1)读书笔记 :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得何利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gw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