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的一个画面,这半个多月来,在我的脑海里,会经常性地浮现出来。深秋的午后,蓬莱郝斌中学的校园里,一位个子不高,年纪在五十岁左右,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头上戴着一顶褪色严重的鸭舌帽,穿着一件多处掉绒的呢子上衣,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块条石上。右手举着一本垂直于平视目光的书,一边抽着自卷的旱烟,一边看着书。面无表情,呆若木鸡,仿佛一尊石像。
看他那本书就知道,他和我一样,也是来参加自考考试的。当天下午,第一堂考试的科目,就是我们这个专业,最难考的一门课。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自学考试的所有的科目,都是我在单身宿舍里,一边看电视,一边背书,轻松加愉快地考出来的。
之所以会经常想起这个画面,是因为,就在当时,看到这位鸭舌帽男人看书的场景,我突然涌出了一个念头,无论如何,我都不要活成他这个样子,一把年纪了,记忆力都不顶用的时候,还要和年轻人一起考试。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明明已经想到了悲剧的场景,却还是无可避免的,要直面悲剧的发生。把年轻时的恐惧和忌惮,按照内心最害怕的情节脉络,活色生香地变现成血淋淋的真实,这就是生活。
多年来,我无数次想起过,郝斌中学校园里的那位鸭舌帽的男人,猜想他的身份,猜想他的考试成绩。是急着拿文凭转公办的民办老师?是国企等文凭提干的?还是想通过自考来提升自己的政府公务人员?接下来的那门课,通过率不超过百分之十,他能考出来吗?他能完成自考的所有课程吗?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为一个资格证书的复审考试而准备。一千多道练习的题目,除了判断题就是选择题。如果是在我自学考试的那个年龄,这些题,只需要准备一个早晨的时间,我完全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可惜,我还没有到鸭舌帽男人的那个年纪,大脑,却早早退化到了内存空间不足,运行卡顿的地步,僵硬冰冷,如同一块石头。
这一个多月来,为了这一千多道练习题,A4的打印纸,我抄写了二三十张,试图用烂笔头,来冲抵浆糊大脑的无奈。很显然,与考试来说,我已经成为了鸭舌帽男人,需要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的中年人。捧着书,抽着烟,看不进,也记不住。在刀光剑影的考场前,不想进,必须进,考不赢,打不过,拼不动,也跑不掉。直面生活的苛责,虽然早就是怂包,可是,既不投降,也不认输。反正我就这样了,也没有力气抵抗了,你就看着办吧。
举轻若重的性格,也使得想要完成的任务,极少有辜负努力的时候。不出预料,这次考试,还是轻松通过了。我也清醒地知道,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参加的考试,还有很多很多。人这一生的际遇,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遂心如意者,当是命运的宠儿。自然,也会有极少数的人,如我一般,活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状态。不管哪一类人,都无法逃避一个现实,无论你是否喜欢,别无选择,你都要臣服于当下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