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作细读》孙绍振24

《名作细读》孙绍振24

作者: f54c28b75b03梧桐 | 来源:发表于2025-09-12 12:40 被阅读0次

象征和系列意象

——解读高尔基的《海燕》

《海燕》以象征的手法赞颂革命精神。“海燕”本身就是象征,喻体单独出现,就是象征的特点。

海燕的形象内涵,有几点值得分析:

第一,它被安排在大海与天空之间,这就为豪迈的情感提供了辽阔无垠的空间。

第二,在天空与海面之间,有乌云和海浪,这就意味着危机和凶险。

第三,海燕在这样充满凶险的空间中,从天上到海上,不但运动的幅度极大,而且极其迅猛,暗示海燕具有强劲的力量。

第四,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黑色在西方本来是和丧服联系在一起,高尔基敢冒旧世界之大不韪,即使被视为恐怖也无所谓。同时他把黑色和闪电联系在一起,又赋予了光明的性质,比喻比较新颖,有点陌生化的效果。

第五,这种矛盾因为海燕的叫喊声,在对立中展开。一方面是乌云从海燕的叫喊声中听到了欢乐,而另一方面海鸥、海鸭、企鹅则相反,他们听到的是恐怖。从这里可以看出,乌云象征着孕育革命的风暴。海燕象征着呼唤革命高潮到来的革命战士。而海鸥企鹅、海鸭共同的特点是对革命高潮到来的恐怖。海鸥、企鹅、海鸭以弱者的姿态出现,这种弱者不仅是躯体上的衰弱,而且是精神的侏儒,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衬托海燕作为强者的精神力度。

有了对比,本文的思想和形象就比较清晰了,但意象和情绪还远谈不上丰富,高尔基把海燕的意象和它的背景意象在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派生,这种派生大致可分为三个系列:

1.从海燕的飞翔派生出了海燕的歌唱,这就点题了。

2.从海燕的心情派生出了:欢乐、自由。“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3.从暴风雨派生出了:乌云、海浪、雷声、狂风。

所有这一切集合起来,就顺理成章引出了最后的呼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情绪、思想都在这个焦点上凝聚,意象的派生系列也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相关文章

  • 用矛盾分析法解读文本

    一一读《名作细读》有感 初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是在2014年。那时候,自己尚没有研读文本的意识,...

  • 名作细读

    这是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也是我一直在细读的名作,深耕细作是我们教师该有的专业能力,只是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是轻...

  • 名作细读

    这是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也是我一直在细读的名作,深耕细作是我们教师该有的专业能力,只是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是轻...

  • 《名作细读》读书笔记01

    七七 今天研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修订前言和序部分不到四十页的内容,感觉收获很大。这是孙绍振先生第一本全部都是...

  • 《名作细读》读后感

    最近在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感慨颇多。孙先生在《序》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微观分析的幼稚和粗暴,策源地在大学课...

  • 【日写作】冰山原则和我们对生死的思考

    今天讲了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补充了孙绍振《名作细读》中阅读小说的方法——情节的因果与情节链。补充解读知识后,我...

  •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作者是颇具名声的福师大的博导,读了开头的一部分就觉得深受启发。 这本书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分析一些经典文本,将学术的深...

  • 《浣溪沙》文本解读 ——学习“反其意而用之”笔法运用

    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印象较深的有一处对陆游和毛泽东的同题词作《卜算子咏梅》的分析。孙教授评价陆游的词...

  • 2020-07-05

    今天对自己超级不满意。老公孩子已经放假,我也有了假期的感觉。说要看书,就躺在床上看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看着看着又...

  • 《名作细读》读书笔记1

    从去年开始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读的很慢因为读懂很难,读懂以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更难,于是几次三番、三番几次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作细读》孙绍振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mo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