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心插柳柳成荫——读《二哥的“二”》有感

无心插柳柳成荫——读《二哥的“二”》有感

作者: 文风画脉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08:50 被阅读0次

梁 芳

小村

偶然读到今日头条一篇文章《二哥的“二”》(作者任永海),内心突然被触动。该文受到许多读者称赞,认为写的幽默风趣,脍炙人口。江西著名作家林德元说:这种文字很难写,看得出是一气呵成,与拖泥带水的文章相比,读起来简直是享受。对此我很有同感。

这篇文章围绕一个“二”字叙述,用几个片段就把二哥的“二”描写得入木三分:“还在我玩尿泥时,人家就弄一根竹子,剜几个洞,天晴下雨的吹。”农村没有笛子,二哥竟然自己做了一个;“不务弄笛子了,人家又捣腾上了链子枪。”这个“枪”依然是用自行车链条自己做的,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大概都有印象;“跟着阿婆挖了几天地的二哥,撅头把一扔,人就不见了。几天后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个当兵的。”二哥就这样入伍了;到了部队二哥“不好好当兵,趴在被窝里写稿子。”后来又“笔一扔,上了老山前线。”……每一个片段都写的无比简洁,可以说是惜墨如金。却又那样生动,那样活灵活现。

文章充满诙谐,妙趣横生。作者在描写二哥吹笛子时,用了这样的语言:“一吹,我就想尿尿。一吹,全村的狗就拼命的叫。”这是一幅田园诗般的乡村画,一个农村少年吹着自制的笛子,表达对生活的向往和前途的迷茫。而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用“想尿尿”调侃二哥吹得并不怎么样,再用“狗拼命叫”加以强化。文中有很多地方都用了这样的调侃语气,文字不多,画面感、动态感强烈,读来饶有兴味。

该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完全用方言描写。譬如“阿婆”、“务弄”、“坡梢棍”、“不落台”、“安生了”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都变成普通话,文章的感染力会大大减弱。而用了方言,不仅读起来没有障碍,而且更加强化了乡村生活的情境,显得格外亲切。

最后说说最打动人的地方,那就是“玉米粒”的细节:“这回的二更是苦了阿婆。阿婆说:玉米粒掉楼板上,她的心都颤。那可不是链子枪。”寥寥几句,把阿婆对孙子的担忧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个细节可以说是全文的亮点。

我觉得这是一篇只有任永海才能写出的文章,别人不可能写出来。任永海是“二哥”的堂弟,从小一起长大,相互非常了解,这是他的优势。而换了别人,即便听了“二哥”的童年故事,也只能是听说,不可能有任永海这样“一起长大”的感受和高度的精神契合;同时如果是编辑约稿,任永海本人也不可能写出来。那样他就会很认真地拉开一个架势,很认真地当文章写,结果千篇一律,不可能给大家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得知,该文果然不是当文章写的,而是任永海看到“二哥”在朋友圈发的几幅画之后的即兴之作。这就印证了我的判断。有时候把文章太当文章写,便会落进条条框框,而即兴表达反而会成为一篇好文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想,任永海为少年二哥“画像”,画的不是貌,而是溢出内心、奔涌于血脉之间他所熟悉的气息与精神。至此,信手拈来的七百余字,能拨动读者心弦,再自然不过。

古柏

相关文章

  • 无心插柳柳成荫——读《二哥的“二”》有感

    梁 芳 偶然读到今日头条一篇文章《二哥的“二”》(作者任永海),内心突然被触动。该文受到许多读者称赞,认为写的幽默...

  • 被藏起来的衣服

    那年我读初中,二哥读高中。我和二哥一起住在妈妈的宿舍里,爸爸当时在乡下上班,很少回来。 一天下午我放学后,二哥还没...

  • 读"闲看闲书“之小说《哑谜》有感

    读"闲看闲书"之小说《哑谜》有感 文/农二哥 初识王老师,有点不见人情,仅从外表来看"凶巴巴"的。 其实识人是要从...

  • 团长二哥有感

    团长二哥有感: 1)谁占便宜谁赚小钱,谁吃亏谁赚大钱,领导力的核心就是我们能让多少人占我们便宜,你明白了吗? 2)...

  • 《二哥读清华》

    贺广福 2020-04-14 我一直觉得二哥考上清华大学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这似乎也验证了一句话:难者不会...

  • 如果芦花会唱歌(38)(之 再一次分家)

    我读高二的那个秋天,父母要跟二哥分家。 那天下午,二哥二嫂正在十八里(庄稼地名字)收割水稻。 天空陡起乌云,母亲担...

  • 《二哥不二》与 平二哥

    首先声明,《二哥不二》中的“二哥”并非作者本人,彼二哥非此二哥。不过,“二哥”确实又有作者的一些影子或痕迹,但仅此...

  • 《陉山夜话》二哥

    二哥是我亲二哥,大我一岁。二哥从小身体好,我却是体弱多病。家里有农活,二哥总是干的多。去偷瓜的时候,二哥...

  • 二哥之死

    二哥死了!就在前天。当然了二哥不是小妹的二哥,是我的二哥,大舅家的。 二哥死于肺癌,不治之症。从发现到生命结束不到...

  • 白了胡须的二哥

    早生华发的二哥是深有感触,切身体会。奇怪的是,别人的白发是先从鬓角或者后脑勺开始展露头角,二哥的白发偏偏反其道而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心插柳柳成荫——读《二哥的“二”》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ut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