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01

作者: 水十一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2:09 被阅读44次
《万古江河》01

众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经数个朝代,朝代更迭的逻辑及缘由通过一本书描写而出,整条历史脉络清晰读完整本书觉得酣畅淋漓,只能用痛快二字描述。

许倬云先生,中国历史学家,出生于40年代,曾在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当任历史学教授。说一个八卦的,许倬云先生的一个侄孙是娱乐界的大明星,叫做王力宏。困难时跨不掉,得意时不猖狂。

首先了解一下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部,北边是沙漠和草原,包括蒙古俄罗斯这些地方,西边是高山和高原,背靠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东面和南面被大海包围。中国分成几大板块,分别是蒙古地区,由大草原覆盖,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是森林,著名的有大兴安岭,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上海就位于长江中下游,而且是流沙冲击出来的,所以会发现上海这个地方的东面一直在扩大,崇明岛也是冲积出来的并且在未来会慢慢与上海连上。接着是沿海地区、岛屿,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一共七大块。在这个位置开始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

01

古代的中国

大家知道关于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新旧的区别划分在于人类是否可以自己生产制造食物,因为在旧石器时代大家都是靠打猎为生,用石器砸动物的干骨髓吃,而新石器时代人类大力发展农业,农业意味着不需要到处跑去打猎,相反的驻扎在一个地,好好地种植养殖自己的农作物,靠农产品为生。

关于中国的炎黄,这个古代传说构造了我们的集体记忆,对于中国的文化至关重要,到现在我们还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我们知道炎黄打过两次大战,这两个大战都在河北进行,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河北在当时是农牧交界地方,是农民和牧民的一个交汇处,因此这两个大战代表这农牧两个之间的打仗,炎帝代表着农民,黄帝代表着牧民,最终以黄帝的牧民不断地被农化告终。

02

文化的黎明

这个时期主要是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有文字记载的是从商朝开始,商朝那个时候为什么会建立起成国家,主要是因为青铜的发展,青铜是在两河流域发现的,过了500年之后才传到了中国。我们知道青铜这个东西它是有一定的硬度,可以用来充当武器,足以杀掉一个人,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那时候的青铜可以用在矛身上,而正是因为有一批人首先运用了青铜才会有国家的出现,因为这些人他们开始统治没办法应用青铜的人民。青铜只能用来当武器,却也不足以耕种,因为太脆了,敲一下就坏了,所以没办法像锄头那样,于是在商朝出现了国家。

在公元前11世纪,周灭了商朝,周是一个非常小的部落,他自己也没想到,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个部落可以灭掉商朝这样的的一个王朝。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我们都是授予天命,需要看天的脸色,上天下雨了,是因为天不开心,上天打雷了,是天发怒了,那个时候一直是靠天生活,因为发展农业,人民需要祈祷,祈祷天下雨,但是下多了也不行,人民又祈祷:天啊,你不要下太多雨,这个在夏王朝很明显,夏朝皇帝说:我们跟太阳一样受天命,跟太阳一样永生。那时的平民就说:太阳啊,如果你是跟他一起的,那我宁愿跟你一起死,我可以没有太阳,但是我要这个王朝覆灭。那时候都是以天为导向的。但是周王朝那时候想不出能够灭掉商朝的缘由,想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点,就是认为“天命糜常,唯德是亲”。各位,这句话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他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色调,意味着周是因为有德而灭了商朝,因为授信于百姓,也就有了后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夏商周三个国家结束之后,就是接下来春秋战国,春秋时代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周王朝之后,平王东迁,建立东周,那时候周王朝已名存实亡。在春秋这个时候做了三件事,完成了三个使命,分别是阶层转换,就是周王朝的没落,紧跟着贵族的没落,当时本来只有贵族才可以读书,阶层转化使得贵族变成平民,文化也就从当时的贵族传播到中下层,就是底层人民也可以开始学习,那个时候的孔子,也是一个贵族,但随着没落便开始传播自己的文化,孔子想要拯救底层人民,让底层人民也可以接受到教育,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系统,另外是南方的崛起,我们知道南方这一块地方是非常大的,以前都在黄河流域这边进行,南方的崛起为后面的国家开拓奠定了很大的基础,最后一个是编户齐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统计我们这边有多少人,有多少家多少户,有多少土地。这三件事完成后,开始了接下来的中国的中国。

木水用书。2019.02.16于上海。03/30

相关文章

  • 《万古江河》01

    众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经数个朝代,朝代更迭的逻辑及缘由通过一本书描写而出,整条历史脉络清晰读完整本书觉得酣畅淋漓,...

  • 万古江河

    又是一部梳理中国历史的书籍,《万古江河》从夏、商、西周开始一直到明清近代梳理了一遍,这次是以地缘地貌以及文化的交融...

  • 万古江河

    今天听刚刚听了新讲的书籍万古江河,先说个听完的感觉“意犹未尽”。 这本书的实体书很厚,樊登老师用快进的方式把这本书...

  • 《万古江河》

    这是一本贯通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著作,所以,很多我们熟悉的细致的历史事件就不在这本书的讨论范围了。但是从一个大视野上了...

  • 《万古江河》

    读书感悟: 中国的中国 欧洲的板块细分,而中国的版图几乎没有散开,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原始文字是象形文字,地区方...

  • 万古江河

    人们爱说“以史为鉴”,可往往还是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历史本来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如果长点心思就能创造历史的话,那就没有...

  • 万古江河

    读书笔记:黄河 人类文明的发展起源大都与河流有关,因为水是万物生存不可缺的因素。 黄河九曲,带着万仞黄土,平铺了多...

  • 万古江河

    2022.07.26 星期二 上海 大太阳 很热/傍晚下大雨(34℃/40℃) 时光匆匆,岁月匆匆,就像大峡谷的小...

  • 《万古江河》

    中华文化历史脉络的普及读物,但读着总是缺少一种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见解。以下文字仅作摘录: “在数千年的中国...

  • 《万古江河》万古长

    · 第一次读许倬云先生的书,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历史社会学书籍。作者以专业又严谨的学术精神,将泱泱中华的历史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古江河》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xw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