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难以靠近的妈妈
文/赵婉钦
一天早上,陪儿子一起画画。我先画了一棵松树。褐色的树干,绿色的树冠。很喜欢这种高高耸立的样子。看孩子在旁边,忽然觉得缺少点什么,便从树冠那里补上一个橙色的秋千,延伸到地面上来。画一个小男孩坐在秋千上玩耍。
告诉孩子,这棵树是妈妈,这个小男孩就是你。本以为孩子会开心,没想到他撇撇嘴哭起来,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不一样?你为什么变成了树?
那一刻,心被触动了。想想自己从早到晚都忙于工作,其实,已经疏远孩子很久了。于是,赶紧在孩子旁边又画了一个我,牵着孩子的手,在秋千旁边玩耍。
看孩子还有点伤心的样子,就说,来我们重新画一幅画,咱们俩都变成树,可以吗?孩子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有了下面这幅画。
画完之后,孩子舒心地笑了,还在两棵树上画出了笑脸,同时在第一幅画上,也画上了滑稽的帽子和笑脸。
从这个绘画互动中,真实地体会到,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可以接近、可以陪伴、可以交流、可以互动的妈妈。唯有这样,孩子才是安心的,才是可以从妈妈这里获得滋养的,而一个高高在上的、即便是事业有成、坚强如铁、却无法靠近的妈妈,于孩子本身又有什么益处呢?!
从这个日常互动中,也隐隐生出暗暗的期望,愿世上所有的父母们,都不要在跟孩子心灵靠近的这条路上走得太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