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国传统典籍,作为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道家“三幺”之一,人门对于它的尊崇是毋庸置疑的,在古人看来,“《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及其易学,囊括了天、地、人间的一切知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周易》有六十四卦,一共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正是因为这种神秘,诱发着从古至今无数的人们去探究它。关于《周易》这本经典著作的作者也存在着争议,但我们需明白的是《易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多人编订合成。对于《周易》的研究从远古到现今,始终都在路上,我相信,在未来,也将会有新的研究者产生新的看法,发现《周易》新的一面,让《周易》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八卦是由阴爻和阳爻三叠而成的三画卦形,又称为“经卦”或者“单卦”, 八卦是我们学习《周易》必须了解的,其说主要见于《说卦传》:“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而在此,我将浅谈一下我对于“乾”卦的理解。
“乾”卦的三爻都是阳爻,是纯阳之卦,是阳的代表。卦名乾,在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中都写作“键”,《大象传》说“天行健”,所以“乾”卦的卦德为“健”,意为刚健、主动。而卦象是卦德的象征物,只是用来说明、表示卦德的。虽然有“天行健”这一说法,但天并非健,只是健的代表和象征。其他物象也可以表示健,《说卦传》也说可以“为马”、“为首”、“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但这些象征健,都不如天典型,所以天是“乾”卦最主要的取象。“乾”的性质只有一种,就是健;它的取象则可以有千千万万,既可以为天,也可为龙,也可为马,也可为首。但无论乾象是什么,都必须体现其健的性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话不仅解释了“乾”卦的卦德,而且在当今也极具借鉴意义。在这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愈发的疲软,科技的发达,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试图一切都用此代替,不会思考,不想思考,似乎已成常态。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天行健”,为何“人不健”呢?即使科技的发展取代了很多东西,也不能取代人大脑的思考,自古以来我们就是自然界最高等的动物,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会思考,因为思考,古人用简单的双手创造出了复杂的世界,难道我们不应该向古人学习吗?“人亦健”将会成为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可能我们一时达不到这种要求,但只要我们将此作为目标,脚踏实地,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那个刚健、自强的人。
感恩我与《周易》的相遇,虽然不过短短几月,但是《周易》散发的光芒却时刻吸引着向它靠近,可能这就是神秘的力量。《周易》这本神奇的著作,让我认识到了“乾”卦的精彩,其内涵博大精深,尚并未让我知晓通彻,只能在此浅谈一番,发表出自己的拙见。《周易》是要花时间去研读的书,希望自己能将对《周易》的热爱进行到底,从中悟到更多人生哲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