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第十章应用意识,读完本章让我对应用意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厘清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区别,可谓是受益颇深。
应用意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数学到现实的具体化过程,另一个方面是从现实到数学的数学化过程,这也为我们指明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两天基本途径。对于应用意识的理解,我们往往侧重了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和解决问题,但忽略了从现实世界抽象提取数学问题并解决的渠道。
数学应用主要表现在应用于它的外部,最直接的是应用数学的知识、技能,最本质的是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最普遍的是应用数学的语言、数学的精神。所谓数学应用意识,就是应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自觉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尝试愿望”和“主动思考”。应用意识往往需要应用的行为加以表现,并从中获得应用能力的提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1.有效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揭示数学知识的实际来源或现实背景,是促进学生建构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手段。
2.逐步拓展数学的应用范围。小学数学教学应将数学应用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伸向自然界的众多领域。
3.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现实现象。从身边的现象开始,逐步提高要求,与数学探究相结合。
4.缩小教学问题情境与实际应用情境的差距。挖掘实际素材,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动手做”,亲力亲为完成实践性数学任务。将理财教育融于数学教学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