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真/

作者: PaonorZ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3:38 被阅读0次
如真/
前世今生,山谷一梦。

结束完第二章节的阅读—如真。这是一个与佛结缘的女人,她的人生经历和远音不尽相同,然对于生命的探索和爱的寻求又有些相似之处。她们两者都是乐于思考生命意义的女人。

如真在少年时代拥有过最好的物质生活,而后家道中落,父亲出走。徒留母女两人相依为命。这些遭遇也映射了如真的人生不是那么顺遂,因为拥有过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仅仅去为了满足物质层面的虚荣,并不能够成为她后来的追求。同样地,因为父亲的离开和抛弃,父爱的缺失使得她内心更渴望一种像父亲一样能够给予她关怀的男人。她的第一次恋情发生在二十岁,对方是个有妇之夫,有三个孩子,是一个成熟稳重有身份有内容的男性。对于两人的感情,文中描述道:“这脱离常规的感情注定没有前途,没有生长和发展的空间。只能依循世俗感情的轨迹,如胶似漆,逐渐走向疏远冷淡...她逐渐意识到,他不太可能为她离婚,或者带她去法国。她的确聪慧、美丽、年轻、好玩,但那又如何。现实由理性而冷酷的通行规则组成。”

这次的初恋是以失败告终,也让她后来知道了:“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恐惧。在恨之中可能包括着爱。在恐惧之中没有任何的爱。”


仁美是一个僧人,二十岁受比丘戒。他不是赫赫有名的法师、圣者,受语言所限,表达的话都很单纯。他不试图闪烁出修行者和求道者的光芒。”

因为仁美的特殊性,所以我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和语言去记录他,书中庆山对于仁美的塑造已经十分精彩了。因此,我准备把文中的一些片段截取下来。同时,我也发现在这个章节中, 夏摩山谷第一次正式的出现。而仁美就生活在那里。

“他说,外界与他人如何举措,与我们对信仰的看法没有关系。我们修行自心,是面对自己的问题。有时外境让人内心消极,但让生命寻找到归途是迫切需要。人所拥有的时间并不多,只是人们很少想到这一点。
很多人的修行是功利的,带有偏见,抱有目的。一些人读过很多书,吸取很多知识和观念,但怀疑与欲望仍会让他留在障碍之中。对于灵魂具备种子的人来说,这是他本来具有的能力,但仍要慢慢清理过往的污染和伤痛,以便让清净的种子自在伸展。人的妄念太多,多余的事做很多,无用的话说很多,但最后我们仍是被蒙蔽的。那蒙蔽我们的,是眼耳鼻舍身意,甘于沉沦其中。”

也许这段是他的答案。

“如果像这株花枝,单纯地存在着,一心一意开放自己,如实地活着,这是很美的。要想要花开不谢,开放时不思虑过去、现在或未来,只是宁静地展示这当下的美。他们是否看到也无妨。不取悦,不保留,爱着自己。这样即使凋谢,也不会死去。”
“真正的净土由自己的心来展现。经书中说,心清净,佛土清净。”
如真/

看到这里时,我做了个笔记。因为可以联结到自身的一些念想。以前的我,很渴望找人结伴同行前去藏地雪域朝拜,经常听人说在羊卓雍错,面对着圣湖,你得以窥见自己的前世今生。但如今细想,那个西藏依旧是一片圣地。只不过心念改,我想我下次想要前去的目的和功利性的欲念不复以往强盛。顺其自然。人若存留净观,到了那里感悟人生或许可以升华。所以,可能通过仁美这一段话,我为自己解答。与其说是去某个地方寻找自我,解答当下的困惑。倒不如说是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中,多积累一些内心的能量,为自己种下一颗有“福德”的种子。多反思自己和周边的事物,这可能是发现自己和认识自己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不刻意,简简单单的。回归到现实生活层面上来。

我很喜欢仁美说的这一句话:“我们传递出来的身心宁静,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愉悦他人,同时就是在愉悦自己。


人世所谓的乐,才是一种苦。有些是会变化的苦,比如花会谢,喜欢的物品会损坏,没有什么是坚固不变的。有些是在实际发生的辛苦,比如人会挨饿、贫穷、生病,或者在很寒冷、很炎热的天气当中,这种苦有可能因为时机改变而得到解决。而当我们喜欢一个东西,与它共处的时间长久之后会厌倦,是普遍存在的不会被改变的苦。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意识不到这些苦,并且以苦为乐。”

仁美在这里探讨了人世间的苦和乐。我想起了近日看到李健的一个访谈,他自述自己是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他给的理由让我记忆深刻。他说:“快乐的组成是{快}和{乐},乐已经被定义是快的,它是稍纵即逝的,只有片刻的欣喜。所以我们要珍惜快乐的时光,享受当下。”因此,如果放在一起去理解仁美这段话,我能看到仁美所强调的是众生皆苦,苦的方式不尽相同,而我们生而为人,要学会在苦中作乐。这也是在身处不同困境时与自己和解的方式。人身是我们的工具,应该为我们来服务,而不是我们一直在取悦它,满足它。

如真后来明白了:“俗世的情爱不可能带来{永久}的喜悦,甚至没有安慰。”

仁美为她解答了难题,进一步用佛性的观点去探讨爱究竟是什么。

他说,爱是我们本来的属性。但只有两个返璞归真的人,袒露出真诚而具备勇气的灵魂,才有可能真正爱上彼此。最究竟的爱是【慈悲】,它是唯一能够开花结果的爱。

关于爱情的感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 ,修行也不一样,故而大相径庭。可能就像庆山所说,这本书可以放在书架上过个几年,回过头再来看,你又会有新的发现。那如果说,目前的我在看如真这个章节,其中有诸多关于哲学佛学问题的一些探讨,我并不能完全的明白。只不过我相信,它或许可以慢慢引导着我学习如何去爱,怎么样去付出,什么才是一个恰当的相处方式,理解了爱而更懂得怎么去爱,让它展现的更加有层次感和饱满。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希望我能怀着一颗谦卑而认真的心,此刻重新开始,认识自己。

看到最后仁美回山谷这段时,眼泪缓缓流出。这篇章让我十分感动。

仁美临别前赠予如真的一段话,如下。

“古人说过,那些黑白善恶的种子,即使现在秘密地播撒,也掩不住果实的显形,各自成熟后类别分明。所以记得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刻刻,尽力保持正念与觉知。有一年冬天你会来到夏摩山谷,我等你。”

读完这段,有一种莫名的孤寂和悲伤涌动出来。或许我沉浸在书里面,这悲伤也难以控制。

关于如真的故事,我可能记录的不是很多。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宝藏,需要慢慢挖掘。如真和远音还有仁美的生活还在继续,下次有机会接着记录。

相关文章

  • 如真

  • 如真

    前段时间,读完了四本书。《夏摩山谷》读完,触动最大。了解了世间太多了不可得,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这是一种神奇的...

  • 如真/

    前世今生,山谷一梦。 结束完第二章节的阅读—如真。这是一个与佛结缘的女人,她的人生经历和远音不尽相同,然对于生命的...

  • 梦境如真

    退休如今已多年,昨夜梦回工作前。 伏案着急字模糊,俩仨同事隐约见。 ...

  • 《真 如 见》

    实践出真知,知如实见,见如真实否。 如幻亦如真梦,黑白颠倒,是非左右,难闻一时。 见此非彼,见此成就,执一方水土,...

  • 平淡如真

    对待当下,没有安全感,属于你的你曾经在想在哪里呢?等它到来后你却脑海中又隐约浮现哪天消失了怎么办! ...

  • 梦如真

    在一个神奇的学校,一个小女孩叫安安,她在学校学习良体育不好,但她有一个好朋友雅贝,她们常在一起玩,在一晚上突然就在...

  • 梦境如真!

    昨晚梦境如真,可能跟最近看关于故宫附近古建筑的视频有关。 最近看网上视频经常看到与天安门、故宫有一墙之隔的四合院,...

  • 如梦,如真

    当一片片树叶凋落的时候,可能是秋天来了。 恍惚间,我像是站在了那棵大树下,看着一片片树叶以极其优美的姿势飘落了下来...

  • 慧明如真

    父母给了我第一条命,那是生命。 先哲们给了我第二条命,那就是慧命。 我经历了世间的坎坷,磨砺了自己的生命执着,失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l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