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并非一开始就强大的。它是由弱逐渐变强的。这么描述,才符合客观历史规律,也能让人信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礼县有个大堡子山的地方,就是普普通通的土包子,村民修房建院子、垫地铺路缺土了,就去土包子取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取随用,就没把这行为当回事儿。有一次,一农民,一锹下去,挖出许多大板儿骨,以为龙骨,奇奇怪怪的,其实是古生物化石。
此消息不胫而走,又像长了翅膀飞入了远方盗墓贼的耳朵里,不久,这个一向寂静的山峦里忽儿就热闹了起来,那些不明来路的不速之客操着南腔北调都蜂拥于此,搭棚建庵、临时帐篷到处都是,村民们卖水卖烧红薯都能挣到钱,这里一下子成了能养活人的集市积散地,外来人彼此友好,有时也为争地盘大动干戈争吵不休。
等当地治安与文物两部门人员赶到时,土堡子已被挖得满目疮痍,一片狼籍,简直底朝天,乱麻一团。每个工作人员心里凉透了,重振奋精神,开始了补救性挖掘。
这一挖,不当紧,才知这一不显眼的小土堡,竟是司马迁《史记》里的有关秦祖的西犬丘。也可以说是秦人最早的根据地或老家。因土丘下埋着秦祖的两个人,两个重量等级的人~两个国君。
两墓,中字型,一长88m,一长115m,都向东,头枕西,与后来秦国在雍城、芷阳和咸阳秦始皇陵墓的形状一模一样,既是传承,又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习惯。
两墓里好东西多多,有青铜鼎、青铜簋,金器玉器等,青铜器上还刻篆字~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宝用簋…等。均价值连城。还有编钟,声韵依然悦耳动听。由此重要的多种实物在,就可断定这墓主就是秦国早期君主了。
专家依据史书记载和这器物上的铭文推断,这里的墓主人分别是秦襄公和秦文公父子。
秦襄公,这一人物很关键,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周朝就衰败了,周平王没办法,就只好东迁,路上仍战火纷仍,这个一路护送周平王的人就是秦襄公。周平王稳定后,念秦襄公立下汗马功劳、忠心有加,便封之为诸侯,于是,秦这个边陲放羊牧马的小邦便从此摇身一变从不起眼的地方一步步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y!
严格说,没有秦襄公的铺路搭桥,便没有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业发生。甚至连影儿也谈不上,所有后来的历史功绩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无从谈起。
其墓中除发现许多殉葬者外,还出土有一对鸷鸟形状的金片,像鹰隼一样凶猛,是秦祖人信仰的图腾,是体现其精神和族魂。
大堡子山的发现,一下子破解了史学界遗存的千年谜题:①秦一族秦人从哪里来?②秦的祖先最早的陵园葬于何处?
有专家高度评价,这次发现,是继敦煌藏经洞和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二十世纪又一大顶峰。意义重大。从此像手握了一把钥匙,能打开研究秦崛起的大门。
面对史书上西犬丘冷冰冰这几字,心生寒意,无处下手,当脚踏上土堡子山,便有了温度,这里埋葬着秦祖先,这里是秦称霸的起点,由此告诉我们,它后来横扫六合、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强悍民族,最初就是从这片荒凉的黄土地上走来、带着他们的鸷鸟图腾和金戈铁马,迎难而上,一步步走到历史舞台中央的!
9月6日下午4点于苏州玉出昆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