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轩窗览书:《消逝的燕京》

轩窗览书:《消逝的燕京》

作者: 刍耳刍耳 | 来源:发表于2020-06-10 23:36 被阅读0次


作者陈远,字数14.8万,口述史,采访手记,采访的是曾在燕京大学或教书或求学的人,曾在《新京报》登过。

生命中有些事注定要发生。

这句话是陈远在作者自序里说的,于我也很相宜。忘了从哪里看到这本书的信息,印象中跟《负暄琐话》前后买的,有七八年了。对那段历史感兴趣,买来不久就读了。果然相投。

去年出行看望家人,车上又看了一遍。回来后放置枕边,偶然翻翻,竟至今。

说燕京,司徒雷登是绕不开的。燕京大学在世33年,不到十年就成了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一流综合性大学,52人成为两院院士,1979邓小平访美的21人代表团中,燕京人有7位。大师云集,学生后来成为各领域顶尖人物的燕京大学,得益于司徒雷登出色的交际能力和基督徒虔诚的办学态度。

清华大学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司徒雷登没有这样说,但他这样做了。初创时,即邀请了刘廷芳和洪业两位名师,在他们影响下,几年功夫,就有顾随、容庚、俞平伯、周作人、陈垣、顾颉刚、张东荪等名宿任教,雷洁琼、冰心、费孝通、侯仁之、王钟翰等人,则是那一期的学生。

他奔走选址,斡旋筹款,创办哈佛燕京学社,用办学质量说话,从美国争取到研究中国文化的基金一百五十万元,内心认同自己全力开创的事业,是这所“中国人的大学”。他努力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以便随时叫出。他是基督徒,却从不给学生传教,也不干涉学生们出版抗日刊物和宣传马恩的刊物。

抗战时,为保护学校,他升起了星条旗,拒绝日军进入。也曾被日军软禁一年。1934年,他去美国募捐。学生针对蒋政府不抵抗政策,南下请愿示威。回来后的全校大会上,他说:“我在上海下船,一登岸首先问来接我的人:燕京的学生可来南京请愿了么?他们回答我说,燕京学生大部分都来了!我听了之后才放下心!如果燕京学生没有来请愿,那说明我办教育几十年完全失败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也是在燕京大学最先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这样一个纯粹的人,1949年,被迫离开中国,1962年在美国去世。他的愿望,是回到燕园,陪伴他1926年长眠于此的夫人。不知何故,前些年他迁葬于杭州,不过总算回到他心心念念的中国了。

他的私人秘书和助手傅泾波,像儿子一样陪伴他的晚年,1988年,傅也去世。

这本小书,部分还原了燕京大学的生活,可读性很强,逸闻趣事也很多。

还有多少故事,湮没于尘土,飘散于烟云?一声长叹,幸哉,哀哉?

2020年6月10日记

相关文章

  • 轩窗览书:《消逝的燕京》

    作者陈远,字数14.8万,口述史,采访手记,采访的是曾在燕京大学或教书或求学的人,曾在《新京报》登过。 生命中有些...

  • 轩窗览书:《雨》

    《雨》:短篇小说集。作者:黄锦树。四川人民出版社。 朱天文说它是“迅速之诗”,开篇引用了作者黄锦树的句子“无边无际...

  • 轩窗览书《人生海海》

    麦家《人生海海》 长篇小说,二十三万字。 “人生海海”,闽地方言,谓人生广阔无边,又复杂多变起伏不定,但无论如何,...

  • 轩窗览书:新学记

    《新学记: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傅国涌著,东方出版社2018年出版,28万字。 心忐忑。读第一章时,心澜就起,想说...

  • 轩窗览书:暂坐

    《暂坐》,贾平凹著,作家出版社出版,217千字。 最早读贾作家的长篇,是《浮躁》,后来有《废都》《怀念狼》《秦腔》...

  • 轩窗览书:燃灯者

    《燃灯者》(增补版)赵越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73页,15万字。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感谢那些燃起火焰的人...

  • 轩窗览书:中国好人

    《中国好人》,刀尔登的随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18万字。 书买于2012年初。看它的沧桑面貌,就知它...

  • 轩窗览书:闯入者

    《闯入者》——胡学文经典作品集,151千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一定是读过他的作品的,可能在《中篇小说选刊》上,...

  • 轩窗览书:谁是“白痴”?

    《白痴》,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50万字。 读完这本书,颇具挑战性。一来人有些浮躁,入境难...

  • 轩窗览书:中士还乡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中经典”中的一本。75千字。 二手书,买来搁置了小半年时间。某日有空,想挑一本薄的来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轩窗览书:《消逝的燕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om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