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要回学校了,我送他去公交车站。
车还没来,两人不说话地在等待着。不久,等候的汽车终于来了,儿子转身向我挥了下手,踏上了去往学校的旅途。
我站在站台上,挥手向在车内仍向我摇动手臂的儿子告别。很快,儿子和汽车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眼前留下的是一条通往远方的路,也是儿子未来的人生路,该怎么走,相信已是成人的他一定能够把握得好。
这是我新年以来第二次为儿子送行了,好在这时的我再没有上次的伤感了。因为那次,还是在年里啊!正是家人欢聚的时候,所以就感到有点难过了。
现在,年己过了,人们又开始一年的奔波,一切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也就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在想啊!下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想当然地,这个时候,就会有幅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网上流传的一个八十三岁的老人,在年后目送着那些来看望他的儿孙们。
他也在想啊:“什么时候能再看到他们啊?与其那样,还不如让我现在多看看他们,把他们留存在脑海里、记忆里。这样,在我想看他们的时候,就把它们从脑海里像照片一样翻拣出来,仔细地看……”
路边的
梅花开了,开得红艳艳的,在这个万木凋零的季节里显得格外的耀眼,我不禁停下了脚步,驻足在她的面前仔细地观赏。
面前的是一株红梅,它让我想起了许多歌咏红梅的诗词,特别是雪中的寒梅,更是令人敬仰。梅花的孤冷、高洁、坚贞不屈,不畏严寒的品质,更是被许多的文人墨客喻为植被界的君子,它与松和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岁寒三君子。
君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想成为君子那样的人物更是难能而可贵的。特别是当今的社会,人们对名利的渴望甚过一切,君子就显得曲高而和寡,就像眼前的这株梅花一样,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散发出它独有的芬芳。
梅花开得艳,是因为它从苦寒中熬过来的。看见了梅花,也就看见了春天的身影。因为在民间,它是传喜报春的花。梅花独占花魁,不与百花争春,谦虚的品格,更加彰显了君子的风范。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望着梅花,我不禁又在心中默默地念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