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朋友圈除了出行游玩、朋友聚餐的动态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
一部分的朋友赶着在节假日结婚,另一部分的朋友被赶着在长假里相亲。
蓦然间想起,我已经到了二十五岁的年纪。我常和朋友说自己已经是奔三的年纪了。这好像一点也没错。25岁的年纪,已经站在二十与三十而立的年纪中间,它似乎是一道特殊的分水岭——收获爱情的人早早地成家立业,而依旧单身的人开始感叹爱情越来越难遇到,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曾有过一些感情经历所以对待爱情更加慎重万分,才使然吧。
恋爱的时候,我们拥有过无数的甜言蜜语;无数次的规划未来;说过以后所有的美好与幸福。我们总能牵着手侃侃而谈出一堆关于未来的设想,给出彼此能想到和想不到的承诺。可后来呢?多少人做到了?多少人走到最后了?
成年人的爱情里,已经不需要花言巧语了。
就像《新恋爱时代》里郑海潮说的:如果一个人说喜欢你,请等到他对你百般照顾时再相信,如果他答应带你去的地方,等他订好机票再开心,如果他说要娶你,等他买好戒指跪在你面前再感动。
我不再会随意相信和接受任何的喜欢。因为感情不是说说而已。
琳子告诉我这样一句话:“绝不要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一个说的天花乱坠,但做的寥寥无几的人身上。”
她说,她的男朋友无数次地在她耳边说着他们的未来,说着要和她以后过种种的幸福生活。可事实呢?无论是工作还是恋爱时,他自己却从不曾为他们的未来去争取分毫。
突然有一天,琳子在听完他的叙述后,对他说:“那带我走吧!”他却退缩了。
我问琳子:“走去哪?”
她说:“走去哪里不重要,我想要坐在他的副驾,两个人在车里安静。任凭这冰冷的金属怪物带我们驶向没有终点的远方。”
可是后来发现他只是说说。因此他们分开了。
在感情里,“我爱你”三个字可以不经过思考说出来,这三个字具有感人的魔力,让很多人为之前赴后继,却忘了真正做到这三个字是有多困难。
五月天在《最重要的小事》里唱道:“穿过半个城市,只想看你样子……为你跌跌撞撞买一杯果汁。”或许真的很难再遇到这样的人了吧,或许很多人对你说他愿意,但没有付诸行动的,统统只是嘴炮。
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冷的时候他会为你加上一件外套,在你胃不舒服的时候,为你递上一杯热茶,在你哭泣难过的时候,为你擦干眼泪,给你一个适时的拥抱,就这么一直陪在你身边。不是整天嘴上说有多爱你,却没有为你做到丝毫的“爱你”。
所以才有那么多爱情故事的结局里,所爱的人败给对你好的人。这或许也是越来越多人不愿意恋爱的原因吧。
不是没有追,而是付出真感情的人都会锱铢较量。开始时可能以甜言蜜语维持,可是终有一天你我都会计较对方付出的不够多。
比起那句“我爱你”,我们更想要的终究还是实际行动。
于是,终于有一天,我们不再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
我们都需要一个愿意陪你的人,不需要那么多承诺,给一个适时的拥抱,喧闹过后,安静地,与你走完一生。无论遇到的那个人说什么,不说什么,只要他做到了,就不是虚度爱情,不是消耗自己。
我们都已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没有了当时奋不顾身的冲劲,也失去了无所畏惧的勇气。曾经相信的约定早已下落不明,爱情从来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动听。
我在意你的付出,我也愿意为你付出。如果有一天你变得一无所有,我会做你最后的一件行李。
嘴上说的再好都不如实际行动。
如果甜言蜜语太难让人看清爱情,那么我们也一定可以看穿什么不是爱。
25岁,我已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