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题:有人说,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灭我们。有人却说,最终毁灭我们的是我们挚爱的东西。请据此谈谈你的看法。
成败由己
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这是很有可能的,也是符合常理的,或者说是符合逻辑的。但西方当代著名的媒介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里面却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最终毁掉我们的,是我们热爱的东西。这两句话在不谙世事的书生面前,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到底孰是孰非呢,颇让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踌躇不决。
是的,这两句话说的一点没错。我们憎恨的东西会会毁掉我们。鲁迅先生《白莽作〈孩儿塔〉序》里面,就明明白白地点出了写出诗集《孩儿塔》的作者白莽,就是因为憎恨当时的国民党政权,最终被政权的维护者警察和监狱所毁灭。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就更是比比皆是,无需赘言。
我们热爱的东西亦会毁掉我们。其实尼尔·波兹曼作为一个西方媒介著名学者,完全不需要用言之凿凿的深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忧虑。这样的情况古今中外也都是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0多年前的孟子早就意识到了,也警醒过世人了。宋代欧阳修在《伶人传序》里,全面分析了五代十国的一位懂音律善征战的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在仇未报,国未安之际,他能够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做好自己一国之君的职位。在敌已灭,恩仇泯之后,就开始全心全意地参与到音乐艺术中,后宫和伶人干政,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我们热爱的东西也会毁掉我们。作为人类群体中的一员,面对复杂的社会,宝宝们表示实在是太难了。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先秦时期,人类尚处幼年,作为当时先进文化代表的儒家学派尚且强调每日要反思,更何况21世纪面对复杂的情况的我们呢?毁灭我们的真的就是我们憎恨或者挚爱的对象吗?
其实,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的行动。仔细思量,毁灭自身的,只能是我们偏执和狭隘的思维。
创作诗集《孩儿塔》的白莽,反对当时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宣传民主平等思想,这自然是好事。但依靠他的单薄之力,岂能完成如此大业?正是由于努力的方向和方式出了问题,才导致在国民政府担任航空署长的哥哥也没有办法营救其出狱。而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就深知在中国,要想革命成功就必须依靠广大的贫下中农。而那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毁于他热爱的音乐艺术吗?显然不是。是由于他依然用一个懂得马背上赢天下的思路来治理太平时期的国家,他重用宦官,妒忌贤能,最终失信于天下。
其实,不管大千世界如何变化莫测,态度决定一切。无论憎恨还是挚爱,只要我们能够有一颗纯净的心灵,明亮的双眼,能够根据变化的情势,不断修正我们的思维,相信定能不负期望,应对世间百态。
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让汪国真的话再与时俱进一些:“我要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再加上热爱生命,一切才会在意料之中”。
成败由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