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年过生日的时候,会吃蛋糕吗?
如果有吃,你吃的原因是什么?是喜欢吃蛋糕,还是喜欢蛋糕营造的生日的仪式感?
每次你自己的生日聚会,或者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蛋糕都有吃完吗?还是被丢得到处都是?
问这几个问题,是因为今天想分享的营销案例和营销知识,和蛋糕有关。
01
你看过哥哥张国荣和周润发先生的电影《纵横四海》吗?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每次想起来就会看上一遍,不快进地从头看到尾,从不会腻。
电影里,周润发先生饰演的阿海和哥哥饰演的阿占,还有钟楚红饰演的红豆,从小一起长大,患难与共,感情深厚,生日也是三个人过。
有一次红豆生日,阿海和阿占贪玩,在蛋糕上动了点小把戏,红豆一吹蜡烛,满脸都是白粉,生气得跑开了。
有一次轮到阿海生日,红豆,阿占,还有他们的警察干爹,帮阿海过。
阿海留了心,吹蜡烛的时候,拿了一块布遮在面前,一吹,什么事也没有,以为其他人并没有想着捉弄自己。结果,正想吃的时候,弹簧弹起了蛋糕,阿海整个脸都沾满了奶油。
你会发现,这两个情节里,蛋糕最主要的作用并不是作为食物拿来吃,而是作为庆祝生日的一个道具。
生活里,并不一定像电影里这样,把蛋糕当成捉弄人的道具。但我们仍然不会以食物的标准去要求它,好不好吃并没有那么重要。相比起来,美观反而更重要,造型有象征意义更重要。
理解了这一层,当我们要去给生日蛋糕的品牌做营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02
案例来自小马宋老师。
他有个客户,叫做熊猫不走,是一个专门做生日蛋糕的品牌。
当这个品牌从零开始做的时候,当地已经有一个蛋糕品牌做得非常好了,怎么和别人竞争呢?
这时候,明确客户对蛋糕的需求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果我们将客户对蛋糕的需求定义为好吃的食物,那么我们可以从蛋糕的味道去着手。用更好的材料,做得比别人更好吃。
但是,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很多时候,客户并不会特别在意蛋糕好不好吃。
因为有的时候,蛋糕甚至没有被人吃到的机会,就像《纵横四海》里的两个生日情节一样。其他时候,只要蛋糕的造型过关,味道并不会影响很大。
客户对生日蛋糕的需求,更多时候是作为生日聚会的一个道具,带来仪式感和快乐的道具。
如果从这个需求去着手,你会发现,要做的事情就变得完全不同了。
小马宋老师从快乐和惊喜的生日去着手,给了客户一系列对应的解决方案。
像基于品牌名字熊猫不走,快递员会穿着熊猫服去送蛋糕。蛋糕送到的时候,快递员还会唱一首生日歌,跳一段舞。这些都会给客户带来意外的惊喜。
像蛋糕里附带的蜡烛,点燃后会有烟花的效果;像附送的生日帽,也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纸板,而是更加地精致。
这些多出来的服务,同样会增加费用。但是,相比起把这些费用,拿来买更好的食材,做出味道更好的蛋糕,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因为,前者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省心。为了让生日充满惊喜,有时朋友会考虑有没有更意外的形式把蛋糕送进来,是不是要去另外买一些特别一点的蜡烛,是不是要和哪位朋友提前沟通好,让他一会表演个节目?
但你看,如果是从熊猫不走这里订蛋糕,蛋糕有了,连带着后面这一系列的事情它也帮你解决了,不用你再费心。
这样的生日蛋糕,谁会不喜欢吗?
通过实行小马宋老师的这套方法,熊猫快走只用了5个月,就打败了先占据市场的那个强劲对手,成为了当地的第一名。
这里面涉及到的营销知识,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永远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产品为导向。
这也是《营销想象力》里不断提及的一个营销的关键点。
不是看我能提供的产品是什么,而是看客户需要的是什么。
而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后面付出的努力才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