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鲜有的闲暇时间,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从学习的知识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当然,这些所谓的闲暇时间,更多的是在忙完了节日中那些该做的事情之后才会有的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
某个层面上来说,你我皆凡人,是我们有限的认知塑造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诸多的看法。所以,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对某些事物的看法,那些看法产生的行为,同时又是塑造出自我的诱因。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和认识,我才更愿意去挖掘认知背后的一些逻辑。
带着这样的思考和认识,我选择了用得到知识服务平台,在这里,每天早上都会听一本书的解读。今天早上听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书的名字是《肉食者不鄙:汪曾祺谈吃大全》,看到书名的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吃。
对于“吃”想必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可是,在听完老师对汪曾祺大谈美食这本书的解读,让我对“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从中看到了美食与文化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并且从中感受到了汪老师的那种对生活纯粹的质朴厚爱。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汪曾祺正是有了那种对人生热爱的态度,才会有了那种对待美食与文化的价值观。某个层面上来说,无论任何人,价值观决定了做事的方向,正是有了那种朴素的价值理念,才成就了汪曾祺那些对生活中朴实细节的观察。
另一个方面来看,在汪曾祺的文字中,对于那些食物近似于再现的描述,可谓是一种生活直观的再现,这种再现,可以让读者把一些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种转换是那么的自然,很容易的让人有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描述方式,也是最能与读者产生互动方式,当人们被那些描述勾起味蕾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生活的味道。
某个角度来看,在一般人的眼中,文化、美食与生活原本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可是,在汪曾祺这样热爱生活人的眼中,那些不同地区的美食都具有一种独特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说,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塑造了本地的人格特点,这样的人格特点又影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风土人情又塑造了不同的文化特点。
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察和认识,才会引发汪曾祺进一步的去探寻美食与文化的关系,由此塑造出来了他的那些对人生态度的朴素价值观。进一步的来看,人们总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去搜索自己的未知,在搜索的过程中,对那些未知的态度又会反过来塑造出来我们当下的自己。
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我的塑造都是从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形成的,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那些价值观又常常是做事情的基础。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我是怎么塑造出来的,于是乎,在追逐不同的梦想路上,一点点的形成且塑造出来了当下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