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瓦尔登湖》有感:陶渊明和梭罗

《瓦尔登湖》有感:陶渊明和梭罗

作者: 终于现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11:30 被阅读0次

能出一个像陶渊明那样的人,不论在何方,都是这个国家的幸运。公元400年的陶渊明在尘网中摸爬滚打了三十年,最终选择了一种离经叛道的方式疏远了世俗,寻找到了全中国人心中的桃花源,开荒南野,采菊东篱,回归到大自然间,与山水融入到一体,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写下了宁静安详,告诉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哪怕处于群魔乱舞的年代,内心的纯洁还是可以自由选择。

人生于自然,文明的发展却开始远离自然,最大的暴力机构国家出现,全面进去农耕文明后,人类生活质量的好坏不再单纯来自于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出现了除生存以外的欲望,欲望成了文明的旋律,欲望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也成了人类的原罪。人类忘记了自己来于自然,终将归于尘土。陶渊明不想为那五斗米折腰,那就不如回归到最原始最本质的生活中。南山下生活的每一天让人他流连徘徊,沟壑、山丘、树木、泉水,无不彰显着生命的美妙,不求富贵显达,但愿良辰美景伴我度过余生。

和陶渊明比,梭罗是幸运的,1845年的梭罗生活在已经步入工业时代的英格兰,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哪怕远离城市也可以养家糊口,可是人们对物质的欲望还是无法满足。

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也成就了瓦尔登湖,在那里回归本我,从建房子开始,远离了那些现代化的产物,包括家具在内的所有工序都由双手创造,梭罗哪怕生活在瓦尔登也不需要经历饥寒交迫,他以一种体验自然的方式从容生活,用文字记录下所思所感,飘忽而来,随时又抽身而去,让那两年的生活永远定格时间线上,他分享了他的感悟,写下了心灵的“圣经”,让全世界的人类可以随时穿越时空陪他一起畅游于他所搭建的乐土。

在庆余年里,四顾剑还是白痴的时候喜欢看蚂蚁打架,还是小女孩的叶轻眉是唯一一个会陪他一起看的人,有路人问,“蚂蚁有啥好看的”,叶轻眉说“有时候我觉得,蚂蚁比人更有意思”,对这句话我记忆深刻。直到我看到了《瓦尔登湖》里面的蚂蚁大战,不禁拍案叫绝。两只红蚁,一只黑蚁分为两个方阵在“小山谷”里进行激烈的厮杀,梭罗热血沸腾的观看了半个小时,红蚁被黑武士撕开了胸部,露出了内脏,他们还是死咬不放,黑武士在最后逼出了所有的战斗力将两个红蚂蚁尸首异处,他也没了触须,伤痕累累,拖着残破的唯一一条腿离开了战场,这场战争的精彩程度不逊于人类任何一场战役,也一样载入了史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总是容易以太“自我”的方式生活,梭罗在瓦尔登湖找到了生活的本质,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地球的最大群体,我们享受这地球的资源却忘记了我们不过是整个地球生态的一环,我们以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被万物之灵长迷了眼,不过是从一个文明进入另一个文明,一个牢房进入另外一个牢房,人们在牢房中哭喊哀求尖叫,忘记了钥匙一直都在自己的手上,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生命的厚度。

美好和希望一直都在,有的人视而不见,只留下躯壳在原地;有的人感受到了,还未来得及接触,忙碌的生活马上将他淹没;有的人想要去接近,可是他已经成为了欲望的奴隶,深陷泥沼无法自拔;有的人将希望的种子种在了心间,不时浇灌,开出了最美的花,装扮了自己的桃花源,无处不是天堂。

佛学讲空性,看破红尘,万般皆空,这样的境界又有几人能达到,我们的生活似乎充满了太多的物质,房子车子票子每一样都能让我们的眼耳鼻喉不再有了感官,能看却看不到,能听却听不到,能闻却闻不到,能说却说不出。物质日益丰富,感爱的能力却日益流失,心灵蒙尘,对生活的点滴只剩下失望、抱怨、痛苦,很多人与生活的链接都断掉了,生在红尘却疏远世人,任由一腔愤懑来掩饰内心的怯懦。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当心情浮躁时不妨寻找一片瓦尔登湖,和梭罗一样看一场蚂蚁大战,和陶渊明一样种一地的草盛豆苗稀,把自己从浮光掠影的生活中剥离,以平等祥和的姿态回归自然,不是摆几个造型些几个到此一游就是与自然接触,不妨深入一点,再深入一点,没有了文明科技的产物,自然法则才是世界的最终形态。

梭罗能够找到瓦尔登湖,能够看到蚂蚁大战,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找不到。没事多读读书,让快节奏的生活慢慢静下来,想想这一生要怎样过,这一生的美好需要怎样去铭记,不要在归去的那天,只留下了平凡的腐朽。不是世界选择了我,将我卷入爱恨情仇,迫使我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而是我选择了这个世界,虽然关关难过,但可以关关过,喜怒由我不由天。

相关文章

  • 《瓦尔登湖》有感:陶渊明和梭罗

    能出一个像陶渊明那样的人,不论在何方,都是这个国家的幸运。公元400年的陶渊明在尘网中摸爬滚打了三十年,最终选择了...

  • 书单推荐(2020.1-4)

    2020.1-4书单 1.《瓦尔登湖》梭罗 写了论文《陶渊明与梭罗隐逸对比》 ✨ 真正的宁静不是离开车马喧...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瓦尔登湖

    ——读《瓦尔登湖》有感 翻开《瓦尔登湖》,行至湖边,远眺梭罗的小木屋与夕阳交辉相...

  • 还原梭罗

    还原梭罗 《瓦尔登湖》是梭罗自己的故事,梭罗把自己将在瓦尔登湖居住的经历写...

  • 这波操作看不懂--读梭罗《Economy》

    这篇出自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全书收录了梭罗十八篇散文,全部由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独居期间写成。 梭罗的文字...

  •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对那些思想灵活和充满活力,和太阳同步前进的人,白天是永恒的清晨。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故土,梭罗之所以回到瓦尔登湖,...

  • 自然——Walden,Thoreau.

    《瓦尔登湖》——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世人不断致力于占有更多的东西,梭罗也另有一种...

  • 一位苏东坡“暗恋”过的隐士,连书法都如此高妙……

    渴望隐居,这是古今中外闹市中人的远大理想。所以,美国青年梭罗的《瓦尔登湖》风靡世界;所以,急流勇退的严子陵、陶渊明...

  • 谁也躲不开的世界

    —— 读东野圭吾《信》有感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人活在世上,即使虚度光阴,伟大...

  • 夜读 |《自己的园地》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很容易联想到“采菊东篱下”的诗人陶渊明,还有瓦尔登湖畔种豆的梭罗。 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下的不仅是作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瓦尔登湖》有感:陶渊明和梭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xg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