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
【193】我们的心是无相,以无相为本,以无不相为作用。

【193】我们的心是无相,以无相为本,以无不相为作用。

作者: 0b59d463561c | 来源:发表于2019-10-03 21:30 被阅读0次

楞 严 经 讲 记

  子三、结显自性。(分二:丑一、正示离过真体。丑二、结责滞着名相。)

  丑一、正示离过真体。

  结示心性是离一切过非。真实的体性,不是我们凡夫一种对立的思考。

  我们前面讲到现前一念心性,我们现在是活在我相法相,我们过去生命的经验,还有今生的遭遇,所以我们用我们眼睛看到很多事情,耳朵听到很多的声音。我们六根攀缘六尘的时候,会累积一种影像,虽然事情过去了,但是那个影像深深的留在我们的心中。当然不是今生,我们有阿赖耶识一个大仓库,有本事把影像全部累积起来。不断的生命当中我们累积很多影像,就产生一个我相,自我意识,我执跟法执,这时候我们很多功能就失掉了。

  佛在世有一个弟子叫毕陵伽婆磋,毕陵伽婆磋尊者他去托钵的时候,他经常是到某一个居士家,居士就经常拿他们的饭菜来供养这个尊者。这个居士他有一个小儿子长得很可爱,看到尊者来很高兴,就抱抱尊者的脚,尊者也跟他说说法开导一下。

  有一天尊者又去托钵的时候,看到这居士俩夫妇哭得很伤心。尊者说你们是怎么回事?他说:尊者,我的小儿子前几天被盗贼给偷走了,不见了,这几天都找不到下落,所以我们非常伤心。尊者听到以后,因为他对这小孩也有点因缘、有点感情,这时他就在大地上一坐,整个人的心入三昧,在三昧当中他就看到那小孩子被带到一个河边,准备坐船到另一个地方去,盗贼准备将他卖掉。尊者毕陵伽婆磋就在禅定当中,用他三昧的力量,就用手把他抓回来,这小孩子就这样用手给抓回来。

  你看这距离这么遥远,我们可以知道禅定的心,因为他是阿罗汉,所以他是跟我空的智慧相应,也跟一部分法空相应。我们可以知道,毕陵伽婆磋尊者他入了那个三昧的心性,跟我们现在凡夫的心不太一样,应该比较接近离相的心体,因为离相的心体是没有时空的,他在心性当中他进入一念三昧以后,他就很快的把很远很远的小孩子给抓回来。他的心已经很接近离相的心体,所以他产生的妙用超越时空。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心是无相,以无相为本,以无不相为作用,先求无相,你一定先找到无相的心体,你才能够产生随缘的妙用;你能够把无相不变的体,跟有相的随缘作用,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二个合起来,这个就是我们真实的心性。

相关文章

  • 【193】我们的心是无相,以无相为本,以无不相为作用。

    楞 严 经 讲 记 子三、结显自性。(分二:丑一、正示离过真体。丑二、结责滞着名相。) 丑一、正示离过真体。 结示...

  • 2020-10-24

    “善知识!我所宣讲的法门,从佛祖以来,一直是首先立无念为宗旨,以无相为本体,以无住为本根。所谓无相,基于一切相状而...

  • 读《六祖坛经》1-惠能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从佛祖以来,一直是首先立无念为宗旨,以无相为本体,以无住为本根。所谓无相,就是处一切相而离一切...

  • 《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中国佛学禅宗中慧能倡导的...

  • 个人修行:禅修

    在个人修行里,我的法门主要就是禅宗的法门。六祖说:我此法门,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无念者于念而无念,...

  • 学易心悟(0)无极而太极

    万物未生时,当为无极,无极者无相也。 无相,即无上下,无相即无高下。 无相即无喜悲,无相即无远近。 无视,无听,无...

  • 六祖坛经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

  • 2020-11-22 论释《禅宗》十二

    (第五十六段) 禅宗五大宗派都是秉承六祖的法脉,其宗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但在传承和教学方法上,却...

  • 无相

    无相无无相, 相无相相无。 有心无相,相由心生; 有相无心,相由心灭。 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 心是一...

  • 实不敢当说至实

    问曰: 修行位内圣功夫,要如何悟实相般若? 答曰: 当以无相为实;当以无物为实;当以无言为实;当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3】我们的心是无相,以无相为本,以无不相为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cj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