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游

作者: 紫嫣sophia | 来源:发表于2024-10-06 18:17 被阅读0次

  这个十一卯足了劲进行了一场古镇游系列之旅,又来到同里古镇。

    这里有珍珠塔,有个美丽的故事。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投奔襄阳姑母。然而因为身无分文,遭受讽刺奚落,幸亏表姐陈翠娥家将传家宝珍珠塔送给他,帮助他完成学业。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的方卿假扮道士再次回到襄阳,编曲讽刺批驳姑母当年的刻薄势力,而后冰释前嫌,与陈翠娥结亲,以大团圆结局告终。

  然后去参观了陈去病的故居,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原名庆林,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毅然改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他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居名,大门面街临河,环境幽静,建于1932年,历经风雨沧桑,通过漫步故居,感受到一代名人的诗意回响。

  又参观了王绍敖纪念馆,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讨袁护法斗争,曾是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

  接着去参观退思园,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清朝官员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的私家园林。园名“退思“引进《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意在表达在任职期间要尽忠职守,退职后要反思自己的过失。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兰生在抗洪救灾的工地上不幸受伤,最终因伤势过重去世,终年51岁。退思园是小型园林的典范,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间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天然博物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走了三桥,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当地有重大活动时,镇上的人都会在桥上举行,这是风水宝地,也是古镇中心。

  南园茶社始建于清末,坐落于同里史上前八景之一的“南市晓烟”景致之中,堪称江南第一茶楼。是同里古镇的一处文化名胜,这里曾是许多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品茶、吟诗、作画,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又参观了嘉阴堂,也叫纱帽厅,正厅梁头有仿官帽帽翅,有许多精彩木雕,如三英战吕布,后楼有二十四孝木雕。晚上,又再次进入退思园观赏灯光里的夜景,特别是后花园光影婆娑,将诗文都映射在石壁上,美轮美奂,还有精彩的演出。

  同里婉约宁静,犹如一位中年女子,风韵犹存,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相关文章

  • 游同里

    同里,宋代建镇,镇里有隶属于明清两代的寺观、古宅、花园。是江南四大古镇之一。 初入古镇,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

  • 游同里

    年初五,天气放晴,难得的珍贵,有阳光,心情好,中午同里聚餐结束后,出发走路去同里古镇。 人是真的多,纯属去嘎闹满,...

  • 再游同里

    留在在记忆里的 只是一个名字么 像黄叶恋着枝丫 走在明清街上 捡拾一些陌生的诗句 如夫子手里的茴香豆 香飘九天 从...

  • 《同里浅游》

    < 古镇情节早已有之,在苏州生活岂有不游水乡之理。初冬时节,气温不算太低,邀一两好友,在苏州周边古镇走走瞧瞧,寻一...

  • 游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逸兴游, 千载风情满眼收。 兰叶葳蕤缀幽径 桂花皎洁掩朱...

  • 游同里古镇

    时间过去许久,我却提不起笔来。 哪怕是一首诗的夏天,那么那么短暂。―― 一、 夜幕下,我记起江南水乡的温婉 以小...

  • 慢生活,游同里

    苏州最著盛名的是园林,人们到苏州必去拙政园,感受秀美,但是来到江南不到体会一下同里古镇的风光也是遗憾。 进入...

  • 烟雨江南之游同里

    坚持每天在简书写作的我,断更了三天,当然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我还没有什么粉丝,所以自然也没有体会到被催更的感觉(然...

  • 太湖之畔游同里

    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一想起脚下的风景是世界文化遗产,因睡眠不足带来的疲乏一扫而空!沿河而上,路遇退思园...

  • 水乡情 · 游同里古镇

    天下园林出苏杭,小桥流水到吴江。 船行碧波声如故,雀立枝头曲悠扬。 太湖三白味堪美,同里民生亦风光。 古巷深深寻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里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cu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