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门风范

陈门风范

作者: 郑依宁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21:07 被阅读0次

        陈寔(公元104~187年),字仲弓。东汉官员、学者、名流。颍川许(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因曾任太丘县长,故又称“陈太丘”,以清高、有德行,而闻名于世。

      陈纪(129~199年),字元方,陈寔之子。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一家和睦。与父亲陈寔、弟弟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

      陈谌,字季方,陈寔第六子。

      陈群(公元~237年),字长文,陈纪(陈元方)之子。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健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侓法《魏侓》的主要创始人。公元237年病逝,谥靖候。

    夙惠第十二•1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记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心饭也!”

      有一位客人在陈太丘住宿,太丘就在他的两个儿子元方、季方去做饭。客人与太丘在聊天,因为两个人都在做饭,可是因为充满好奇就去偷听。导致了煮饭时忘记放箄子,饭落在了锅里。 太丘问他们:“为什么不做饭?”元方、季方跪下说:“您和客人说话,我们好奇去偷听,因为听得太入迷了,所以忘了放箄子,如今已经煮成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些什么吗?”二人说:“仿佛还记得一些。”两个人一起说,刚好互补,没有一句遗漏。太丘说:“如今已成粥,何必吃干饭呢?”

      这个小故事表达了太丘的两个儿子元方、季方勤奋好学、诚实的美好品质,和太丘作为一个父亲的宽容、勉励求学的美好品质。

相关文章

  • 【垂毅品三国】陈门风范

    文/垂毅 读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问陈门风范是什么?陈门风范就是陈氏一门修德行,重学习的家族传统。 那么陈门风范是怎...

  • 世家大族——陈门,之风范

    陈家为什么能屹立300年不倒?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好。有一次,有宾客来拜访陈太丘,太丘就让他...

  • 陈门风范

    我们这几天学了古文,主要学习的是陈门的风范,家风非常好,因为陈元方,陈季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因为他的...

  • 陈门风范

    颖川‍‍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中国许多杰出人物诞生于此地,传说‍‍‍黄帝也诞生于此‍,还有‍‍‍陈氏家族。 《世说新语...

  • 陈门风范

    陈寔,字仲弓,因曾任太丘县长,故又称陈太丘,以清高,有德行而闻名于世。他不仅自己品德高尚,他对子孙的教育也非常好。...

  • 陈门风范

    颖川的陈氏家族兴起于东汉时期,流传了十一代。陈寔陈门家族的第一代,陈寔与他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和陈谌(字季方...

  • 陈门风范

    颖川陈氏,由汉末入于魏晋,有十一代。 陈寔,字仲弓,因做过太丘县长故又称“陈太丘”。以清高,有德行而闻名于世。儿子...

  • 陈门风范

    陈门是指魏晋时期陈寔一家共十一代,到陈茂先止。他们家前三代分别是陈寔、陈纪、陈谌、陈群和陈忠。陈氏一家的道...

  • 陈门风范

    在颍水旁,有一个叫颍川的郡,文化悠久,黄帝生于此,夏禹也在此建都,魏晋时期是天下的文化中心。陈氏家族、荀氏家...

  • 陈门风范

    魏晋时期,颍川出现了一个十分有名的家族--陈氏家族。从陈太丘(也就是陈寔)开始,就成为了国家重臣。今天的主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门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da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