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乐观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是的,尽管苏东坡一生经历了无数坎坷,在42年的官宦生涯中,1/3的时间在“下放”中度过。42岁时,他因“乌台诗案”受小人谗言,被宋神宗贬到黄州。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放浪不羁,而是将一腔悲愤化作了文学创作的动力。 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而作的《怀渑池寄子瞻兄》中写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无常,恍若飞鸿。鸿雁飞行,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不复。人生果真如梦如幻吗?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不曾存在。往日的人生际遇,仍会深藏于记忆中。所经历的一切坎坷,都终将会成为一种人生经历、一种人生财富。,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追求。苏轼深究人生底蕴,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于诗中可见一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这是苏轼去逝之年对自己事业的总结与评价,回首一生,他更多地想到的是黄州、惠州、儋州三个被贬之地。在贬谪生活中,他感受更多的不是痛苦,而是充实,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所以一生的功业都放在了三地。在是贬谪文化的最强音,是九死不悔的执着,更是乐观。苏东坡的乐观就如同“雪泥鸿爪”,被后人铭记。












网友评论